旗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发挥文化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能够为我们凝聚出一往无前的力量。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坚定文化自信,要加大古文物的考古挖掘。考古挖掘能够更好还原我们的历史,能够让我们从一个个精美器皿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考古持续探索解答了人类三大终极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挖掘好中华文明这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瑰宝,让古文物真正的“活起来”,能为我们每个人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从而更好地筑牢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全文字数:2406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A-文章写作精析
从考古中激扬文化自信力量
来自约100万年前,欧亚内陆迄今发现的同时代保存最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国内首次发现的骨质冰鞋与年代最早、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木质车轮;国内唯一保留了城市、港口、航道这一完整体系的古港遗址……入围和入选“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项目,学术目标清晰、学术价值重大、考古理念先进、考古过程精准,为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又增添了更多有力实证。(旗帜注释:列举了一些入围和入选“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项目,这些项目为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又增添了更多有力实证。)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记录了中国3000多年的历史,同时在甲骨文发明以前,在中华大地还有1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超过百万年的人类发展史并没有文字记载。由于缺乏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时期的文献记载,回答这些问题只能依靠考古学特别是田野考古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景象展示出来,有助于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让文化自信牢牢植根在每个人内心深处。(旗帜注释:考古工作的重要性有助于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让文化自信牢牢植根在每个人内心深处。)
目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实施20余年,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形成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并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如今,每一项考古新发现,都在不断填补历史链条上的缺环,拓展形成新的历史知识。比如,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刷新了人们对黄土高原文明化进程的认知;在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遗址,大量公文简牍和官印封泥被发现,成为该地区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进程的实证;宁夏苏峪口西夏瓷窑址,反映出两宋时期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史实。(旗帜注释:阐述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余年的成果。)
近几年,科技考古已经成为遗址发掘的“标配”。在新技术的助力下,殷墟、凌家滩、二里头、仰韶村、三星堆等许多著名遗址纷纷重启发掘。湖北十堰“郧县人”遗址在30多年前就曾出土2具古人类头骨化石,最近考古队做了极为精细的发掘——以2厘米厚度为操作层进行高清晰度的三维建模,采集1400多份用于年代、环境、分子生物学等研究的样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极为扎实的材料。在南佐遗址,植物考古发现了数百万粒炭化稻米,这在黄土高原地区前所未见;陶瓷分析显示,陶器烧造温度竟然高达1116摄氏度,部分原料可能来自海岱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可思议”的考古发现,催生新的学术课题,激励考古工作者继续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为完整准确讲述我国古代历史付出更多努力。(旗帜注释:科技对考古工作起到的重要作用,现代科技的运用,丰富了考古的思路、方法和内容,也让考古变得更加精准、安全、高效,助推我国考古事业抵达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漫漫历史长河,积淀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激荡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对中华文明之源的探寻,注定是复杂而漫长的,需要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激扬中华文明穿越时空、直击人心的文化力量,必能更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魂聚力。(旗帜注释:总书记指出:“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严谨的考据、反复的论证,弄清楚文物的出处、追溯文明的起源、还原辉煌的历史,是考古学的特殊使命。)
B-金句背诵积累
1.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刷新了人们对黄土高原文明化进程的认知;在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遗址,大量公文简牍和官印封泥被发现,成为该地区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进程的实证;宁夏苏峪口西夏瓷窑址,反映出两宋时期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史实。
2.漫漫历史长河,积淀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激荡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
C-出题方向预测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钟同学以文科676分的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事引发关注。不少网友认为“考古没钱途”“不好找工作”。但是另一些网友认为选专业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遵从自己的初心,并对这一选择给予理解和支持。
考古界专家及多个省市的考古研究机构纷纷对钟同学表示支持,就连“敦煌女儿”樊锦诗奶奶也写信鼓励她,并赠书给她,一时间,钟同学成为考古圈的“团宠”。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