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944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全州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仓廪实,天下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近年来,桂林市全州县充分发挥“压舱石”“稳定器”作用,严格执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制度,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全县粮食绝对安全。(旗帜注释:交代国家粮食安全大背景,引出全州具体做了哪些努力)
全州县享有“桂北粮仓”之美誉,多次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区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是全国第一批100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广西三大水稻功能区之一,也是广西无公害粮食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县通过实施全国粮食绿色高效整县推进项目、稻渔种养产能提升技术应用与推广冬种绿肥(红花草、油菜等)项目,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10万亩以上,实现粮食生产连续18年增长。(旗帜注释:说明全州在筑牢粮食安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旗帜注释:文章首先概括成就,接着分述如何取得这些成就。具体做法有:“早”“严”“高”“防”“改”,五个分论点,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坚持一个“早”字,做好春耕备耕。针对每年春旱少雨的情形,全州县加大“五小”水利设施(即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的建设和维护力度,着力解决早稻育秧用水需求。稳面积、稳产量的重点是种植双季稻,重中之重是抓好早稻生产。全州县立足一个“早”字,做到早宣传、早摸底、早落实,抓紧做好农资储备、稻田翻耕、育秧育苗,确保每年旱粮春播、早稻种植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旗帜注释:针对问题,提出措施。真正围绕“早”字开展。抓好早稻生产,就要早做各项准备。)
突出一个“严”字,遏制“非农非粮”。全州县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田长+网格员”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防耕地“非粮化”。自2021年以来,整治耕地“非农化”13起,治理耕地“非粮化”面积1570余亩。制订印发了《全州县耕地撂荒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全面有序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2023年全县共整治复垦撂荒田2800余亩。积极引导农户淘汰“三低”(即低产、低质、低效)果园,改造后的土地遵循宜粮则粮的原则,通过制定优化粮食奖补措施、开展退果还田高产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推动“退果还粮”进程。今年全县共清理“三低”果园改种粮食5600余亩。(旗帜注释:以时间为节点,开展相关工作,突出与时俱进,严格执行。)
聚焦一个“高”字,力争高产高质高效。一是实施水稻玉米高产攻关。围绕主攻单产提质增效目标,开展高产攻关示范活动,带动全县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均衡增产。创建水稻玉米高产攻关相对连片500亩以上的核心示范片5个(水稻4个,玉米1个),创建水稻玉米高产攻关相对连片100亩以上的核心示范片14个(水稻12个,玉米2个),示范片平均亩产高于当地的10%以上。二是培育高质稻种,做到优粮优产优销。全州县多次组织粮食企业负责人和粮食种植大户到区内外考察,结合自身条件,先后筛选出野香尤莉丝、紫金稻、禾硒2号等优良品种。目前,全县高质优质稻种植面积达30万亩,实现产值16亿元。创建了22个高质优质稻种种植示范区和“中国好粮油”示范基地,培养出“湘山好米”“七彩人生米”“洋田大米”等获得首届“广西十大好吃米”荣誉的优质粮食品牌。三是推广多种绿色高效耕作模式,确保稳粮增收。发展“稻—稻—渔—肥”、“稻—再生稻—渔—油”、大豆玉米、花生玉米、红薯玉米等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目前全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2802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2.08%。(旗帜注释:采用总分的逻辑结构,聚焦“高”,分述高产高质高效。)
立足一个“防”字,狠抓灾害防控。针对今年极端天气可能多发频发、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预测将偏重发生的情形,及早做好物资、技术、人员准备,狠抓关键防灾技术、措施落实。一是加强部门协作,保障农业用水供应,确保春耕用水需求。二是强化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农户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三是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积极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准备充足的药剂药械,做到有备无患。(旗帜注释:针对问题,提出三个可行性建议。)
着眼一个“改”字,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改进培训的方式方法。实行线上与线下结合、专家“点对点”走田间进村户等教学模式,加强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管理人员和种粮大户的培训,重点培训新品种、新技术、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科技素养。二是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推行农技人员“一线工作法”,农技人员不定期、常态化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重点在种植大户中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增产技术,在水稻、玉米生长关键期及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加强现场指导,提高种粮大户科学种田的水平。三是加强整改,确保各项粮食补贴优先落实到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补贴政策,核定好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稻谷生产补贴、双季稻轮作项目补贴、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补贴、收籽油菜补贴、稳粮食补贴等各类激励粮食种植的补贴发放。同时发挥县级财政补贴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修改完善《全州县奖补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产业实施方案》,促进农业企业、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旗帜注释:“改”在培训方式方法,“改”在技术服务,“改”在粮食补贴。句句围绕小标题开展。)
写作金句积累
仓廪实,天下安。
全州县立足一个“早”字,做到早宣传、早摸底、早落实,抓紧做好农资储备、稻田翻耕、育秧育苗,确保每年旱粮春播、早稻种植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实行线上与线下结合、专家“点对点”走田间进村户等教学模式,加强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管理人员和种粮大户的培训,重点培训新品种、新技术、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科技素养。
出题方向预测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国是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始终都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目前国家极为重视粮食安全,请你谈谈对这个现象的理解。(600字,15分)
我国是农业大国,筑牢粮食安全需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结合当地实际,写一篇关于粮食安全调研报告。(1200字,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