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资料扫码获取】
1.12月6日,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12月6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完成168小时持续运行考核,成功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12月6日,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发布新一代国产超算系统。12月6日,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发布新一代国产超级计算系统“天河星逸”,在通用CPU计算能力、网络能力、存储能力以及应用服务能力等多方面较“天河二号”实现倍增,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该中心的多领域应用服务能力。
3.12月6日,我国首次海上远距离机动火箭发射成功。12月6日,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点火升空,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捷龙三号首飞成功后首次执行应用发射任务,标志着该火箭开启了应用发射的序幕。这也是我国首次执行海上远距离机动发射任务,充分展现了火箭生产制造发射一体化优势,缩短发射链条,提高发射效率。
4.12月6日,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在亚运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12月6日,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共排放温室气体88.29万吨,使用绿电减排温室气体2.20万吨,接受社会捐赠碳抵消指标109.99万吨,在亚运会、亚残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碳中和工作实现了多个“首次”:开闭幕式首次使用“数字烟花”代替“实物烟花”;主火炬首次使用甲醇作为燃料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推出首个亚运村低碳账户;首次发行大型活动碳中和数字纪念奖牌;首创编制《亚运会绿色健康建筑设计导则》等规范;首创首用复杂场景下楼宇数智低碳运行策略;首次推出大型活动碳中和管理平台;在亚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绿电供应。
5.12月7日,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欧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在当前动荡加剧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关系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关乎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中国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愿将欧盟作为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可信伙伴,追求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6.12月7日,世界最深、最大地下实验室正式投入科学运行。12月7日,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锦屏大设施投入科学运行。锦屏大设施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锦屏山地下2400米处,总容积33万立方米。实验室宇宙线通量仅为地表的一亿分之一,具备“极低环境氡析出”“极低环境辐射”“超低宇宙线通量”“超洁净空间”等多种优势,是我国开展暗物质研究的绝佳场所。
7.12月7日,吉林发现一处超大型含钾岩石矿床。12月7日,吉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对外宣布,发现一处超大型含钾岩石矿床,认定资源量12.52亿吨,这一规模刷新了国内含钾岩石矿床资源量规模纪录。
8.12月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9.12月6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对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表示,今年以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向中共中央报送各类调研报告、意见建议,为中共中央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10.12月8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
11.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启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启动。届时,全国210万普查员将深入企业商户、走访大街小巷,在近4个月的时间里,实现对116万个普查小区的数据采集登记。
12.12月9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发布。12月9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发布。项目研究认为,大约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上各个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可将从距今5800年至距今3800年划分为古国时代。与探源工程第四阶段相比,对古国时代的认识更加深化。
13.12月9日,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2月9日,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鸿鹄卫星、天仪33卫星及鸿鹄二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4.12月9日,中国宣布正式加入“自然与人类高雄心联盟”。12月9日,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的自然日主场活动上,中国宣布正式加入“自然与人类高雄心联盟”。
15.12月10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00次发射。12月1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00次发射。
16.12月10日,我国在“清华简”中首次发现“先秦礼书”。12月10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叁)》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其中,发现的《大夫食礼》与《大夫食礼记》为两篇礼书,是散失的先秦礼书在战国竹书中的首次发现,不仅再现了战国时期礼书的原始面貌,而且体现了楚地大夫食礼的一些特点,对先秦礼制以及《仪礼》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17.12月10日,我国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全容量投产发电。12月10日,国家第一批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中国广核集团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成为我国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
18.12月10日,双曲线二号验证火箭实现首次复用飞行。12月10日,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双曲线二号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验证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第二次飞行试验任务,实现国内首次可复用火箭的复用飞行。
19.12月12日,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12月12日,习近平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开启携手迈向现代化的新篇章》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今年是中越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我们坚持以信相交,我们坚持以利相融,我们坚持以谊相亲,我们坚持以诚相待。
20.12月11日,国办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出5方面18条工作措施。一是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二是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三是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四是加快重点领域内外贸融合发展。五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21.12月10日,中国宣布牵头发起“昆蒙框架”实施倡议。12月10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举办期间,中国宣布牵头发起“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昆蒙框架”)实施倡议。
22.12月11日,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储存环主体设备安装完成。12月11日,随着最后一台磁铁就位,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储存环正式完成主体设备安装,达成闭环,预计将于2024年发射第一束光。作为HEPS的第三级加速器,储存环为电子环形加速器,主要用于储存高能高品质电子束,同时产生同步辐射光,其束流轨道周长约1360.4米,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光源加速器、国内第一大加速器,环内面积约合20多个足球场。
23.12月11日-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24.12月12日,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举行会谈。双方宣布中越两党两国关系新定位,在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强调,中越两国在各自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相互支持,在彼此改革开放和革新事业中互学互鉴,“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是中越关系最生动写照。
25.12月13日,第10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2014年2月27日,中国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6.12月12日,中国天眼探测并构建世界最大的中性氢星系样本。12月12日,我国利用中国天眼巡天数据,构建并释放了世界最大的中性氢星系样本,向全世界的星系与宇宙学研究人员共享了高质量的大样本观测数据。
27.12月13日,习近平会见中越两国青年和友好人士代表。习近平发表了《赓续传统友谊,开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征程》的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国长期是越南最大贸易伙伴,越南是中国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和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国。中越友好的根基在人民、未来在青年。我愿提3点希望:(1)希望你们同做中越友谊的传承者,为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2)希望你们争当亚太振兴的参与者,为亚太地区长治久安添砖加瓦;(3)希望你们敢为人类进步的开拓者,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奋斗。
28.12月12日,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举行会谈。习近平就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提出几点建议:(1)政治上,要把准方向;(2)安全上,要深化互信;(3)务实合作上,要提质升级;(4)民意基础上,要加大投入;(5)国际地区问题上,要密切协作;(6)涉海问题上,要管控分歧。
29.12月13日,迪拜气候大会就《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达成共识。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举行闭幕会,最终就首次全球盘点达成一致,进一步强调了减少化石能源依赖,大规模提升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和能源效率的全球共识。
30.12月14日,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油气田天然气年产量首次突破400亿立方米,这标志着我国西南地区首个年产400亿立方米的大气区正式建成。
31.12月14日,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32.12月14日,民政部发布《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530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36万人。
33.12月14日,中海油表示,我国压力最高深水开发井“深海一号”二期工程A12井钻井作业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