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发展,多次亲临山东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山东探索“文化两创”新路径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山东探索实施“山东文脉”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山东行动等,统筹推进美德山东、信用山东建设,加强文化的交流互鉴,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本文以总-分的结构,重点从做好“探源活化”“立德树人”“传播交流”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阐释,文中包含很多金句和重点做法,可积累学习,扩充在文化领域方面的知识,消除薄弱点,以更好的应对遴选考试。
全文字数:3100字;预计阅读时间:14分钟
A- 文章写作精析
山东深耕人文沃土
探索开辟文化“两创”新路径
五千载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十年间赓续文脉,薪火相传。(旗帜注释:关于山东文化传承发展的总领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旗帜注释:金句,可积累用于考试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发展,对山东文化建设寄予厚望。(旗帜注释: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文化发展的重视。)2013年11月,在曲阜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2018年6月,再次对山东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提出殷切期望。2021年5月,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又一次强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旗帜注释:从具体事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视以及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深情似海寄齐鲁,厚望如山看担当。(旗帜注释:金句。)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文化传承发展摆在重要位置,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加强顶层设计,深耕人文沃土,坚持守正创新,做好“探源”“活化”“立德”“传播”文章,探索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路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齐鲁大地焕发新的时代光彩。(旗帜注释:山东在文化传承发展方面的做法。)
探源活化,创新文化传承发展模式(旗帜注释:分论点一,做好探源活化的文章。)
齐鲁文化源远流长,贤哲辈出,典籍丰富。(旗帜注释:表明齐鲁丰厚的文化资源。)《儒典》是《齐鲁文库》的开篇之作。在即将举办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将发布《齐鲁文库》的最新成果。“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文化工程!山东计划用10年时间全面辑录整理山东历代传世文献,打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一流文库。”山东师范大学特聘资深教授王志民说。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山东以多个重大文化工程带动文化传承发展,立起新时代山东“文化泰山”。(旗帜注释:过渡句,引出山东的多个重大文化工程。)
实施“山东文脉”工程,“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复制回归珍稀汉籍1600余种,推出1816册的中华儒学经典著作集成《儒典》,编纂6000多种、13亿字的大型文献《齐鲁文库》。编写出版《中国字·中国人》及系列融媒产品,有力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文化自信,感知传承中国人应有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旗帜注释:主要说明“山东文脉”工程的成果。)
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山东行动,沂水跋山遗址、临淄赵家徐姚遗址、泰安大汶口遗址、城子崖遗址等“海岱考古”成果丰硕。(旗帜注释:主要列举“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丰硕成果。)
实施“凝心铸魂”工程,贯通马克思主义之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创办泰山论坛、黄河文化论坛等高端研讨平台,组织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理论宣讲,打响“习语润心”“红色挎包”“薛思明理”“沂源红”等宣讲品牌。(旗帜注释:阐释了具体采取的措施及打响的宣讲品牌。)
根之茂者其实遂。(旗帜注释:金句)山东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统筹实施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四大文化体验廊道和沿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建设,“四廊一线”贯通将全省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激活文化传承发展新势能。(旗帜注释:山动在文旅资源方面的重要做法。)
立德树人,让优秀传统文化润泽日常生活(旗帜注释:分论点二,做好立德的文章。)
山东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统筹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等创新举措,并出台《统筹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在全省确定了34个统筹推进美德和信用建设工作试点地区,推动美德信用建设“落”到各领域、各行业、各场景。(旗帜注释:从倡树健康生活方式,统筹推进美德山东、信用山东、出台意见、确定试点地区方面,展示山东在“立德”方面的举措。)
围绕推动文化“两创”融入日常生活,山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擦亮“厚德山东人”金招牌。(旗帜注释:过渡句,引出山东是如何将文化“两创”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目前,全省构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先进典型遴选体系,开展“五好家庭”创建、“最美家庭讲家风”等活动,选树宣传一批“齐鲁最美人物”“山东好人”等先进典型,推出全国道德模范20名,1139人(组)入选“中国好人榜”,居全国前列。(旗帜注释:山东在“立德”方面的成效,重点体现在开展活动、选树先进典型等方面。)
创新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首批试点省份建设,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五有”标准全覆盖,2100多万名志愿者汇聚成弘扬传统美德的亮丽“风景线”。(旗帜注释:表明山东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方面取得的成效。)
传播交流,以“文”为媒架起沟通桥梁(旗帜注释:分论点二,做好传播的文章。)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旗帜注释:金句。)世界大变局中,更加凸显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
立足“四个讲清楚”,(旗帜注释:“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从2010年起,山东在孔子诞生地曲阜尼山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广泛凝聚人类文明共识的重要纽带。
即将举办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创新举办尼山世界古典文明论坛、“东西问·中外对话”论坛、文物(博物馆)分论坛等,推出大型主题光影秀,策划“黄河大集”展示展销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现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也成为世界读懂中国、了解山东的多彩窗口。(旗帜注释:表明山东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方面的下步举措。)
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今年5月,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举办2023尼山世界古典文明论坛维也纳专场活动,多国专家深入研讨,达成《尼山世界古典文明论坛维也纳共识》。在希腊、意大利等举办了“孔子—亚里士多德论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东西方服饰之美分论坛”等活动,生动讲述中华文明与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旗帜注释:列举事例表明山东“走出去”的具体做法。)
让世界听到数字时代的尼山“声音”。我省着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多渠道传播、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今年成功举办了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与外国友城媒体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短视频大赛、“外国友人话山东”等活动,讲好山东故事,传播好山东声音。(旗帜注释:展现了尼山文明论坛中的数字化举措。)
B-金句背诵积累
1. 五千载弦歌不辍,历久弥新;十年间赓续文脉,薪火相传。
2.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3. 深情似海寄齐鲁,厚望如山看担当。
4. 根之茂者其实遂。
5.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C-出题方向预测
1.请你综合文章结构与内容,为本文写个结尾。
2.请你结合材料,概括总结山东在探索开辟“文化两创”新路径方面的主要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