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2021年5月12日—1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阳考察,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并对移民安置后续帮扶、粮食安全、特色产业发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文章以诗篇开头,旗帜鲜明切入主题。前文大气磅礴,旁征博引,从区位、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军事、人才、交通等多个方面论证南阳深厚悠久的底蕴。接着介绍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南阳发展的鲜明注脚。而后总结南阳在水利、粮食生产、产业发展、移民帮扶等方面大力发展,开拓进取,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指示的生动实践。结尾表态,牢记嘱托,奋发有为,以一域出彩为全局添彩。
作为地市市委主要负责人的发言稿,既是推介词,又是宣言书。在充分挖掘彰显南阳深厚底蕴的基础上,展现了南阳全体人民牢记嘱托,积极向上,团结一心,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和信心决心!
乘东风建设新南阳
“於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东汉大家张衡以一篇《南都赋》赞颂了家乡南阳地理位置之独特、自然山河之壮美、历史人文之悠远。(旗帜注释:诗句引入开篇。常见的文章开篇方法有背景引入、名言警句开题、诗句开篇、案例引题等,可逐步积累学习运用。)
南阳古称“宛”,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这里北接汝洛、南襟荆襄,西出武关、东连江淮,物华天宝、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玉润花香。八百里伏牛绵延东西,千万年淯水缓缓流淌,共同孕育和融汇着南阳的灿烂历史,让这座拥有28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绽放万千风华。(旗帜注释:全面推介南阳,介绍南阳的区位地理优势。)
南阳,一座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城市,距今五六十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中原人类的鼻祖“南召猿人”就在白河上游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一眼史前三千年”的黄山遗址,上榜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旗帜注释:介绍南阳深厚历史底蕴,源于距今五六十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
南阳区位优势独特,自古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重镇。夏代为豫州地,商周时期被称为南乡,是通往南方的重要门户。春秋时楚置宛邑,战国时曾是全国最大的冶铁中心。公元前272年,秦设南阳郡,后原属六国的一些贵族、商人及手工业者云集南阳,有力促进了经济文化发展。汉代是南阳的鼎盛时期,西汉时,南阳成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商遍天下,富冠海内”;及至东汉,光武帝刘秀由此起兵创立东汉王朝,故有“南都”“帝乡”之称,与京都洛阳并列为当时全国两大都市。唐宋时期,经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南阳农业兴旺、工商业繁荣。元明清时期,南阳是茶马古道“万里茶路”的水路和陆路交汇处及重要中转站,南船北马、总集百货。(旗帜注释:围绕首句分论点,从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朝,到元明清时期,介绍各个时期南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的特色,展现南阳深厚的历史底蕴。此种城市推介方法,由古至今,大气磅礴,器宇轩昂,印象深刻。)
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无数文人曾游历南阳,留下诸多唱和吟咏佳作。诗仙李白5次到访南阳,写下《南都行》《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游南阳清泠泉》等10余首诗篇,感慨“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白居易《咏史》写道:“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还有韩愈的《过南阳》、孟浩然的《南阳北阻雪》、唐伯虎的《三顾草庐图》等,无不称赞南阳之钟灵毓秀、底蕴深厚。(旗帜注释:介绍南阳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著名诗人诗篇论证南阳钟灵毓秀。)
古往今来,南阳英才荟萃,灿若星汉。范蠡朴素的中国古典经济理论,千百年来被历朝历代的商贾所尊崇、效法;诸葛亮《出师表》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三顾茅庐”成就“三分天下”;医圣张仲景长眠于南阳温凉河畔医圣祠内,其“辨证论治”的中医理论传承至今;在城北的张衡博物馆,纪念的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科圣张衡。南阳具有深厚的官德文化底蕴,南阳府衙是我国唯一保存比较完整的郡府级官署衙门,“父母官”的典故来源于此;内乡县衙是全国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县衙;南阳涌现了一大批循官廉吏,“悬鱼拒贿”的南阳太守羊续,以身殉国的唐朝将领张巡,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在南阳邓州花洲书院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深深地镌刻着南阳的城市年轮,更滋养着这座城市的精神根脉和风骨。(旗帜注释:推介南阳自古以来人才辈出,一大批经典传世佳作,人文景观,无不彰显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南阳作为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峥嵘岁月,这里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旗帜注释:推介南阳军事交通的重要地位。)
南阳是马克思主义较早传播的地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3支红军诞生于南阳,6支红军征战南阳,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红二十五军“鏖战独树镇”,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专门提到此次战斗。抗日战争时期,南阳以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和伤亡45万多人的代价,为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南阳会战成为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被载入史册。解放战争时期,桐柏战役、中原突围、伏牛山东麓战役、豫西“牵牛”、邓县战役、宛西战役、宛东战役相继展开;1948年11月4日,南阳城解放,毛泽东挥毫泼墨,撰写《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新闻经典名篇。(旗帜注释:介绍南阳在近现代指导思想传播的优势。分别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三个阶段进行论证,结构清晰,论证有力。)
新中国成立后,南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轰轰烈烈的建设。(旗帜注释:此句承上启下,呼应主题。“乘东风建设新南阳”,前文大气磅礴,旁征博引,从区位、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军事、人才、交通等多个方面论证了南阳深厚悠久的底蕴。下文推介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南阳发展的鲜明注脚。)20世纪50年代末,开工兴建鸭河口水库、丹江口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改变了南阳没有大中型水库的历史。1969年,焦枝铁路大会战开始,8个月的时间焦枝铁路建成通车,速度之快,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南阳人民奋战8个春秋,修成渠首工程,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新世纪,圆满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等工程,艰苦奋斗、担当奉献的南阳人民在南阳发展史上留下了一个个浓墨重彩的篇章。(旗帜注释:推介南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水利、铁路交通方面的重大建设。)
南水北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南阳倾全市之力服务保障这一世纪工程,先后36.8万群众舍小家、为国家。如今,千里长渠穿山渡河,一路北上,奔流不息,带着水源地人民的深情厚谊,为首都和沿线人民送去了纯净的丹江水。
东风吹来满眼春。(旗帜注释:呼应主题,南阳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基础优渥,习总书记莅临南阳调研指导,为南阳今后的发展提供遵循,指明方向。)2021年5月12日—1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阳考察,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并对移民安置后续帮扶、粮食安全、特色产业发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南阳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带来了重大机遇,极大鼓舞了南阳干部群众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奋勇前行。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旗帜注释:总结南阳牢记嘱托,在水利、粮食生产、产业发展、移民帮扶等方面大力发展,开拓进取。)两年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大水缸”“水龙头”,南阳人民像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这一库碧水,自2014年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累计安全送水超560亿立方米。作为中原粮仓、农业大市,南阳粮食年产量稳定保持在140亿斤以上;月季、艾草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荣获“世界月季名城”;移民群众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作为医圣张仲景故里,医圣文化园建设和张仲景国医大学复建项目如火如荼,千亿级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逐梦航程劈波斩浪。乘着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的东风,借势河南省委赋予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旗帜注释:河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总书记指示要求,2021年10月,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2022年6月30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南阳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引领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32个省直厅局委相继出台配套支持措施,持续赋能赋策,接续创造机遇,赋予南阳发展新定位、新使命、新期待。)南阳重抓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光电信息、生物产业、新能源等千亿级产业正加快“破茧成蝶”;大抓城市更新提质,南阳城旧貌换新颜。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南阳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正以饱满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扬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精神,加快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以一域出彩为全局添彩。(旗帜注释:结尾表态,呼应主题。南阳人民会牢记习总书记嘱托,乘东风建设新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