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红色中原,英雄土地,在这里诞生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别山精神,以及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过程中展现出的无私奉献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精神高地也是发展前沿。近年来,兰考人民在焦裕禄精神的激励下,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服务民生等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
时光飞逝,精神长青。(旗帜注释:金句开题。)“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永远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开拓进取、砥砺前行。(旗帜注释:开篇点明焦裕禄精神的内涵与时代意义。)本报报道组在兰考城乡深入采访,详细了解当地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的生动实践,实地感受在精神伟力感召下兰考大地日新月异的新变化、新气象。(旗帜注释:点明本次调研的初衷,引出下文兰考大地在焦裕禄精神的指引下的新气象。)
8月16日是焦裕禄诞辰101周年纪念日。6时许,81岁的魏善民蹬着清洁车又一次来到“焦桐”旁,一起来打扫的还有他的三儿子魏要起。仰望着这棵枝繁叶茂的树,魏善民感慨:父亲守护了8年,自己守护了52年,“下一辈也接上班了,这也是一种传承。”晨风吹来,“焦桐”枝叶婆娑作响,在60年的岁月里,向数不清的人们一遍遍讲述着焦裕禄的故事;又如同一座丰碑,巍峨矗立在兰考干部群众心中,激励着大家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不断改变着新时代兰考的面貌。(旗帜注释:过渡段,以“实”的守护“焦桐”隐喻传承“焦裕禄精神”。)
一种精神引领“五星”支部创建
立秋之后,闫春光更忙了。这位东坝头镇张庄村的大忙人,除了打理自家的“春光油坊”,最近也把精力放在村里新开的净菜加工厂的运营上。这两天,他又到上海联系冷藏车业务,忙得不亦乐乎。“净菜加工是我们村新上的一个项目,就是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村党支部书记申学风告诉记者,厂子投产一个多月了,每天要用掉五六十吨菜,既能增加村民种植收入,又能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还可以壮大村集体经济。(旗帜注释:事实论证。)如今的张庄村将产业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主攻点,不断推进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还推广“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成立了11家合作社……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百万元,人均收入19236元,过去的“风沙口”变成了如今的“金银铺”。在申学风看来,村子的变化离不开党建引领,特别是去年开展的“五星”支部创建活动,把村支部“该干什么、怎么干好”一条条清晰地列了出来,“去年创了‘五星’,今年更不能放松,得把‘星’牢牢保住。”(旗帜注释:党建引领带动乡村产业经济发展例证一,具体做法为:推进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推广“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民”模式。)
和张庄一样,仪封镇代庄村党支部也是去年的“五星”支部,党支部书记代玉建对保“星”也有自己的盘算。8月18日,正逢代庄村举办“幸福饺子宴”。代玉建拿着手机在一旁搞起了现场直播:“这是俺们代庄的饺子宴,个大肉多,一锅饺子吃下肚,啥矛盾都给化解了……”其实,代玉建对于做直播有着更深的考虑,打算通过直播村里的热闹场景吸引粉丝、增加流量,到一定程度后,就开始推销村里的土特产,增加村民收入。把支部建强、让村民受益,是代玉建一直琢磨的事。9年前,他放弃郑州的生意回村任职后,干的首件大事就是改善村党支部软弱涣散的面貌。而在“五星”支部创建中,代玉建的诀窍就是弘扬焦裕禄精神、建强村党支部。“支部过硬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平安法治、文明幸福都会实现。”而今的代庄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美丽庭院创建示范村等荣誉,走出了一条“面子”“里子”两手抓的坚实之路。(旗帜注释:党建引领带动乡村发展例证二,具体做法为:弘扬焦裕禄精神、建强村党支部,以直播引流推销土特产,“面子”“里子两手抓”。)
从张庄到代庄,今天的兰考大地,把创建“五星”支部作为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有力抓手,以党建引领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靠着支部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正把一个个基层党组织建成领导基层治理、推动经济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旗帜注释:本部分总-分-总结构,以张庄与代庄的变化概括提炼出兰考以创建“五星”支部作为抓手,以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的做法与成效。)
一棵树带动一个产业发展
在兰考家居产业园的展厅内,有这样一段描述,深情而精确地定位了兰考发展家居产业的内在逻辑:一棵树带动一个产业,深耕出多种财富。当年焦裕禄为治理“三害”大力推广“农桐间作”模式,经过几十年的积淀发展,如今孕育出了兰考庞大的现代家居产业。(旗帜注释:直接点出一棵树的“真身”-“焦桐”是焦裕禄书记为兰考留下的宝贵物质遗产,在“焦桐”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现代家居产业。)8月17日下午,在该产业园河南索菲亚家居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在显示屏上轻点几下,一块块板材就在流水线上进行着压制、切割、打孔等程序。“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预计今年营收额突破10亿元,要比去年翻上一番。”公司负责人刘德见说,由于兰考在木板加工行业具有原材料、人工、产业链等方面的优势,企业的产品也更具市场竞争力。除了索菲亚,江山欧派、喜临门、曲美、皮阿诺、大自然5家上市家居公司近年来也都选择了兰考,在此“抱团”建厂,撑起了这座亚洲最大现代家居产业园。(旗帜注释:兰考依托“焦桐”、人工、产业链等优势发展出“龙头企业”领衔的现代化产业园。)
龙头企业做两端,农民兄弟干中间。立足于当地的木材资源,在县委、县政府引导下,兰考多家板材公司既对接供应原材料的木业公司和农民合作社,又联系一线家居品牌制造商,把县城与乡镇、村庄紧密联系起来。“当下,兰考已初步形成了以开发区的6家上市公司在内的40多家家居产业链企业为龙头,以堌阳镇、东坝头镇、红庙镇等6个乡镇2000多家企业为龙身,以36个乡村、2100多家木制品加工企业为龙尾的产业体系。整个产业链就业人口占了全县人口的11%左右,人均年收入在8万元—10万元之间,家居产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兰考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孔德福介绍。(旗帜注释: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整合产业链,带动人民增产。)
目前,兰考家居及木制品产业链年产值突破320亿元,以泡桐为主要原材料的乐器产业年产值达30亿元。当年焦裕禄带领广大群众为防风治沙种下的泡桐树,现在不仅成为兰考大地的绿色屏障,更是作为产业支撑,成为兰考人民的“绿色银行”。
一份自觉让企业安心群众满意
8月17日下午4时,堌阳镇东二村村民汪秋生急匆匆走进兰考县政务服务中心。来补办社保卡的他嘀咕了一路:没来办过事,到了该找谁、怎么办?随后的经历让汪秋生吃了定心丸:一进门就有工作人员热情询问并指引取号等待,还没坐稳就轮到自己到窗口办理,10分钟就办好了。抚摸着崭新的社保卡,汪秋生感慨:“没想到这么快,我还怕来得有点晚,办不完的话还得再跑一趟。”(旗帜注释:事例论证,工作人员热情指引,迅速办结,反映出兰考政务服务的成效。) “这个完全不用担心,我们聚焦‘最多跑一次’,围绕让群众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打造了县乡村三级智慧政务体系。”兰考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张文明介绍,中心为了方便群众,提供有延时服务、上门服务、24小时自助服务等。此外,还将153项政务服务下放到乡镇(街道)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将准生证、残疾人补助、医疗保险等33项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高频服务事项,下放到村(社区),使群众的诉求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旗帜注释:兰考聚焦“最多跑一次”,打造县乡村三级智慧政务体系,提供延时服务、上门服务、24小时自助服务等,推动政务服务下放,使群众诉求在“家门口”就能解决。)
不只是县政务服务中心,让企业安心、让群众满意,已成为兰考县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让小麦育种专家、兰考天民种业公司负责人沈天民心里踏实的是,每到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对口联系他的兰考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总会及时推送企业适配的优惠政策,帮助解决用工等难题,他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到育种研究中。让曲美家居的员工们念念不忘的是,县里把公交站设在园区内,一出厂区就能坐上公交车直达家门口,厂区县城两点一线,既方便群众出行,又让企业安心发展。(旗帜注释:广大干部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时推动优惠政策,帮助解决难题,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从一棵树到一个产业,从一种精神到一条路子,从“联系点”到“示范点”,从脱贫摘帽到迈向共同富裕,兰考近年来蝶变的关键就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狠抓作风转变、坚持务实重干,以“兰考之干”实现“兰考之变”,以“涓滴之绿”融汇“千顷澄碧”。(旗帜注释:概括总结,“兰考之变”的蝶变关键就是牢记领袖嘱托,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
“我们将守正创新、拼搏赶考,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不断推进现代化兰考建设,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上持续走在前、作表率、当先锋。”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陈维忠表示。(旗帜注释:尾段升华,提升政治站位。隐藏知识点“三个起来”: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时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