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软实力、核心竞争力之一。营商环境的优劣决定了生产要素资源的集聚与流向,营商环境既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招商引资成败的关键所在,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一环。优化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深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本文是河南日报(农村版)“清风中原”版面刊发的龙安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李红海署名文章。龙安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目标、效果导向,从清障破阻、监督问效、标本兼治三个方面发力,以监督高质效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助推龙安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监督硬约束 优化营商软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旗帜注释:金句开题,点明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可积累用到大作文中。)安阳市龙安区纪委监委始终按照让企业满意的“金标准”,坚持问题、目标、效果导向,通过精准查、从严纠、常态治,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第一季度,龙安区GDP增速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旗帜注释:本段概述安阳市龙安区纪委对营商环境的做法,即坚持问题、目标、效果导向,引出下文三个分论点,以今年一季度龙安经济指标证明取得的成效。文章采用总分结构,与传统的策论文写法相比少了结尾,考生可尝试自行补充以做积累。)
坚持问题导向,下好清障破阻“先手棋”。(旗帜注释:分论点一)
上门服务疏“堵点”,积极协助推动区委、区政府履行安商护商主体责任,制订《“拼经济”十大攻坚战督导方案》,全程督促33个区级领导、93个部门负责人履职尽责,实现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区级领导、一家“店小二”单位、一套推进措施。跟进服务消“痛点”,联合财政、发改、商务等部门组建5个疑难问题化解专班,深入278家重点企业、项目、工地,挂图督办、跟进解决合理诉求245个。精准服务解“难点”,推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企业家港湾”,实行“周六延时”服务,并将305项民生服务事项纳入延时范围;协调行业部门免费为206家“四上企业”订阅行业期刊、专业杂志,免费为企业印制《涉企政策汇编》。(旗帜注释:问题导向就是以解决问题为方向,少做与问题关联不大、不做与问题无关的无用功。坚持问题导向,是科技解决方案更精准的前提。本段从上门服务、跟进服务、精准服务三个角度阐述龙安区纪委如何服务市场主体。)
坚持目标导向,打好监督问效“组合拳”。(旗帜注释:分论点二)
发动群众监督,向规模以上企业、重点项目负责人印发《致企业家朋友们的一封信》1000余份,印制政商交往“九要”正面清单和“九不得”负面清单,开通“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举报直通车”,对涉企信访举报优先处置、及时反馈。上下联动监督,出台《助推优化营商环境“五项监督重点”》,组建“委领导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乡镇(街道)纪委”5个联合督导组,开展“下沉式”“点穴式”监督64次,推进解决村集体和企业征地赔偿标准意见不统一等问题31个。做实日常监督,在委机关成立2个优化营商环境督导办公室,常态化开展“一巡三查”,查强买强卖、查强揽工程、查封门堵路,向住建部门反馈问题19个,向公安机关移交问题3个。(旗帜注释:本段从群众监督、上下联动监督、日常监督三个维度做好监督问效,其中很多监督方面的对策可以积累,以做迁移使用。)
坚持效果导向,弹好标本兼治“协奏曲”。“面对面”提醒,在委机关设立优化营商环境纪律约谈室,班子成员与职能部门负责人开展“一对一”谈话14次,点问题、提建议、压责任,督促想服务、会服务,全区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95%以上,“最多跑一次”逐步成为常态。“硬碰硬”查处,严抓“不落实的事”,严查“不落实的人”,严惩“腐败和不正之风”,先后查处案件12起,挽回经济损失477万元;督促发改、工信、人防、商务等部门召开以案促改会议11次,剖析案发成因,堵塞制度漏洞。“实打实”激励,修订完善《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对干部在项目审批监管等领域出现的探索性失误,依规依纪予以减责、免责;制定《澄清正名和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实施细则》,为3名受到诬告错告的干部澄清正名。(旗帜注释:营商环境好不好,最重要的是效果。面对面提醒压实责任,硬碰硬查处严惩不正之风,实打实激励为干事者担当,以一连串的数字论证优化营商环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