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农业文化遗产”在2002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及与其相关农业文化遗产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这些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孕育形成并留下了形态多样、内涵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它具有保障供给、就业增收、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等多重重要价值,至今仍发挥着较强生产、生态功能,因此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是赓续农耕文明的必然要求。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也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文化强国的宝贵资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对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作出部署:“把乡土特色文化融入乡村建设,留住乡情乡愁。创新支持和激励方式,将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永续发展的优质资产。”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发挥乡村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性功能。(旗帜注释: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规划》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目标任务、重要政策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
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业文化资源存量丰富、分布广泛,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优势资源。但是,长期的传统农业经济的单一性,使得大量农业文化资源处于休眠状态。当务之急,是要唤醒这些乡村文化资源,并使其文化促进功能得到合理利用,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旗帜注释:中国长期传统农业经济的单一性,导致农业文化资源的处于休眠状态。)
现代乡风文明建设离不开传统农业文化支撑。在建设乡风文明、推进乡村治理方面,农业文化的促进功能表现为无可替代的稳定和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由此可见,农业文化资源不仅是连接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建设现代农耕文明的基石。(旗帜注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全面挖掘、系统整理,做好农业文化资源活起来的基础性工作。长期农业发展中积累了大量农业文化资源。从总体上来看,这些农耕文化资源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形态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些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包括农业种养系统、水利灌溉系统、生产工具系统等。二是乡村生活形态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农村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些综合生活方式,比如乡风民俗、乡土文艺、思想观念等。三是一些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景观和人文环境符号系统,包括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相关的一些文化印记,这些都属于农业文化遗产内容。(旗帜注释:阐述了农耕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三方面:农业生产形态文化资源,乡村生活形态文化遗产,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景观和人文环境符号系统。)
渐进式、综合性开发是让农业文化资源活起来的重点所在。以农业文化遗产产业化推动经济文化发展,是实现农业文化遗产时代价值的路径。从人类文化价值发展趋势来看,历史文化只有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实现其价值。近年来,我国启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既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具体举措,也是面向未来保护性开发利用农业文化资源的生动体现。《“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作出了进一步部署,通过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盘活利用好传统农业文化资源,促进国家文化公园沿线农业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共同富裕。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看,我国现存的一些农业文化遗存都是重要的生产生活生态系统,有的还在发挥作用,有的潜藏着经济转化价值,都具备广阔的开发前景,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资源。(旗帜注释:《规划》发布后,要着重抓好落地实施,保障各项目标和重点任务如期完成,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开好局、起好步、夯实基础,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提供磅礴的力量源泉。)
从各地实践来看,实现农业文化资源合理转化的有效路径之一,就是结合农业文化资源发展文旅产业。这也是乡村文化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形式。在当前乡村旅游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运用当地农业文化资源,实现以农彰文、以文促旅,以机制融合和业态融合促进农文旅融合,越来越成为农业文化遗产地乡村旅游业的产业焦点和选择方向。(旗帜注释:存在问题:如何更好地运用当地农业文化资源,实现以农彰文、以文促旅,以机制融合和业态融合促进农文旅融合。)
保护为先、科学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是让农业文化资源活起来的根本保障。重要的农业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世代共享的宝贵财富,蕴含着民族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共同情感密码,是老祖宗留给子孙后代的物质精神源泉。面对这些民族的共同遗产,我们的首要职责是保护,是在保护基础之上的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为此,就要统筹农业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利用,做好顶层设计,搞好科学规划,建立一套完备的农业文化资源综合利用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村为单元的保护利用格局。在科学规划的指引下,建立分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编制各层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地理图表,做到分阶段、有步骤、成系列整体性保护利用。既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重要农业文化资源,又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农业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使其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旗帜注释:提出对策:统筹农业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利用,做好顶层设计,搞好科学规划,建立一套完备的农业文化资源综合利用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村为单元的保护利用格局;建立分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编制各层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地理图表,做到分阶段、有步骤、成系列整体性保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