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牢记***嘱托,把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战略牵引性工程抓紧抓好,把独特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2023年是广西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年提升行动收官之年,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东风”,广西将全面提升通道基础设施能级,着力提高通道运行质量效率,持续优化通道营商环境,大力推动通道经济融合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鲜活的样本。
![1692093954273321.png 9TX$406TR({{D3C_VP%`]C0.png](/public/uploads/ueditor/image/20230815/1692093954273321.png)
合作共促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这反映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带动西部地区开放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通道沿线各省区市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旗帜遴选注释:西部陆海新通道位于中国西部地区腹地,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目前,我国“13+2”个省区市(旗帜遴选注释:指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云南、宁夏、陕西、四川、内蒙古、西藏、海南等西部13省区市以及广东湛江市和湖南省怀化市。)签署了《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新加坡等东盟国家也积极参与通道建设,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仍面临货源结构不平衡,北部湾港航线尤其是远洋航线数量偏少,现有合作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这需要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各省区市之间及与东盟国家之间进一步加强合作,尤其是加强产业合作,以更好地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旗帜遴选注释:本段阐释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给广西带来的机遇以及存在的问题,引出各对策。)
合作打造三大基地,提升通道竞争力。开展北部湾港腹地、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货源分析,全面梳理通道沿线货源情况,通过货源分析,摸清沿线产业布局,加强沿线货源组织,合作拓展通道货源,推动更多货物走北部湾港。推动北部湾港3个港口错位发展,加快打造国家重要的石油加工储运基地,打造万亿级油气产业;争取国家加大对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等广西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北部湾港临海粮油加工产业发展,将北部湾港发展成为国家粮食战略储备区,打造国家重要的粮油加工储运基地;争取国家支持北部湾港建设中国—东盟矿产供应链总部基地,并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有机结合,重点发展海铁联运,探索煤炭、化工原料等矿产集装箱运输,建设矿产资源加工储运基地。通过打造三大基地,建设立足广西、服务西南中南、辐射东盟及联通国际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宗商品集散枢纽。(旗帜遴选注释:抓住国家打造石油加工储运基地、国家重要的粮油加工储运基地、矿产资源加工储运基地等三大基地建设机遇,能有效提高广西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的地位。)
加快构建跨境产业链,提升通道发展能级。重点聚焦绿色化工、汽车、电子信息、特色食品加工4个产业领域,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依托,构建以东盟为重点合作方向的跨境产业链,合作建设通道沿线产业经济带。如围绕中石油、华谊、桐昆、恒逸等龙头项目,与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等建立石油化工、化纤纺织跨境产业链。积极以中伟、中船等项目为龙头,构建新能源材料、海洋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形成面向东盟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布局。推动中国—东盟信息港与马来西亚多媒体信息超级走廊对接合作,在钦州建设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基地,加快构建跨境电子信息产业链。引进更多企业参与食品产业相关项目的投资,打造跨境特色食品加工产业链。(旗帜遴选注释:建立石油化工、化纤纺织跨境产业链,构建新能源材料、海洋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跨境电子信息产业链,跨境特色食品加工产业链能有效提高广西通道发展能级。)
合作共建“双向飞地”,提升通道产业协同水平。(旗帜遴选注释:飞地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区划限制,在平等协商、自愿合作的基础上,以生产要素的互补和高效利用为直接目的,在特定区域合作建设开发各种产业园区,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合作和协调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全面梳理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其他省份企业在广西、广西企业在其他省份的投资情况,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建设“飞地园区”。一是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其他省份企业到广西投资建设“飞地园区”。合作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其他省份企业到广西的沿海地区、边境地区建立生产基地、服务基地和出口加工基地,并与广西携手开拓RCEP(旗帜遴选注释:指的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及“一带一路”沿线市场。二是鼓励广西企业到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其他省份建立内陆“无水港”(旗帜遴选注释: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重点推进装备制造、工程机械、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合作,共同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更好地拓展业务、开拓市场。(旗帜遴选注释: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企业到广西投资和广西企业外出发展,是提高广西与其他地区的协同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合作建设国家级平台,提升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加强北部湾经济区国家级开放开发平台的整合,充分发挥园区平台作用,重点引进央企国企,进而带动民营企业向通道沿线集聚,提升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施中马“两国双园”(旗帜遴选注释:中国、马来西亚“两国双园”是中马两国领导人直接倡议和推动的政府间重大合作项目,包括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 )升级发展行动,推进中马“两国双园”政策协同,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设高质量实施RCEP的示范园区,建设化工化纤、新能源材料、农产品及食品加工贸易、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海上风电等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平台;开展中马“两国双园”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创新,推进两国贸易“单一窗口”合作试点、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建立与国际产能合作相配套的中马“两国双园”投资和贸易绿色通道。充分发挥钦州保税港区促进国际贸易合作的作用,以贸促产,更好地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旗帜遴选注释:利用北部湾经济区国家级开放开发平台,实施中马“两国双园”升级发展行动,发挥钦州保税港区促进国际贸易合作的作用,能有效提升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合作培育航线,扩大内外贸航线覆盖范围。全力推进北部湾港集装箱航线新增与加密,加强与区内外重点企业对接,在货源组织、物流集聚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对接协调各船运公司给予运力支持,协调内贸班轮公司回调北部湾港运力,加大在北部湾港运力投入。深化与中远海运、招商局、中谷海运等大型航运企业合作,拓展沿海内贸航线和内支线集装箱班轮运输网络。加密北部湾港至上海、广州、海口等港口的内贸航线,拓展至东盟、日本、韩国等的近洋航线,大力培育至欧洲、北美、中东、南亚、南美、非洲等的远洋航线。以北部湾港陆路启运港退税货物流向为导向,发展美洲、欧洲等远洋航线,持续扩大北部湾港外贸集装箱航线数量和覆盖范围。优化东南亚方向航线布局,加密增开北部湾港至东南亚各国港口航线,加大冷链航线开发力度,重点围绕柬埔寨、越南、老挝等冷链业务拓展冷链快线,提升进口箱量。(旗帜遴选注释:加强与重点企业合作,加密内贸航线,拓展近洋航线,培育远洋航线,扩大内外贸航线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