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转、赞、评,各30元100个,20元一万阅读量;短视频也可以刷”;“曝光一周3000元,半个月5000元,一个月8000元。”据报道,普通人被网暴的门槛越来越低,背后有花钱随意“轰炸”骚扰他人、“水军”推手刷流量等产业。随着政策法规的持续收紧,网暴产业链也越来越隐蔽。网暴不仅实现了产业化,而且更加趋于职业化。
水军搅得网络世界鸡犬不宁、乌烟瘴气。他们不仅一次次升级骂战,蔑视平台规则,造谣抹黑;无视个体感受,还狂刷数据;不顾事实本貌,带偏节奏,坐享不法利益。一个个任性敲击键盘的手指,向网络生态倾注着污泥浊水,肆意践踏网民的人格权益,践踏市场的公平公正,践踏社会的正常秩序。
![1691107512256051.png 9TX$406TR({{D3C_VP%`]C0.png](/public/uploads/ueditor/image/20230804/1691107512256051.png)
“带节奏”“假种草”,严惩不贷!
“曝光一周3000元,半个月5000元,一个月8000元。”“760元就能推动一次网暴”……近日,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介绍,部分“网络水军”团伙在热点舆情事件中,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蹭热点”收割流量,甚至“造热点”,裹挟舆论、误导公众。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中,依法侦办“网络水军”案件13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20余人。(旗帜注释:以社会热点为背景,引出文章的主题。近年来一些“网络水军”为牟取暴利恶意炒作相关事件,成为网络谣言滋生扩散的幕后推手。)
今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67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10.6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8%。“人人手握麦克风”的现实背景中,信息发布越来越简单迅捷,也越来越令人感到真伪难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些“网络水军”在兴风作浪,以炮制谣言为能事,以收割流量为乐事,四处散播蛊惑人心的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旗帜注释:通过一组数据说明我国网民规模越来越大,“网络水军”也越来越多,他们以炮制谣言为能事,以收割流量为乐事,四处散播蛊惑人心的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
从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介绍的情况来看,某些“网络水军”正在呈现规模化、集团化之势。山东公安机关侦办一起粉丝数量超过150万的网络大V,利用制造热点话题实施敲诈勒索的“网络水军”案件,目前已依法刑事处理3人;浙江公安机关侦办一起使用群控软件提供虚假“点评赞”服务的“网络水军”案件,目前已依法刑事处理9人;河北公安机关侦破一起“利用热点话题炒作实施敲诈勒索”的“网络水军”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81人。(旗帜注释:以山东、河北公安机关侦破的“网络水军”案件为例,说明“网络水军”正在呈现规模化、集团化。)
此次曝光的典型案例,实际上也对应着“网络水军”的两种类型:要么强蹭热点话题伺机敲诈勒索,要么散布虚假信息攫取不义之财。身处网络时代,“网络水军”堪称公敌与公害。然而,尽管屡遭严打,“网络水军”却始终未能绝迹。究其原因,公共情绪的变化,既是“网络水军”孜孜以求的“爆点”,也是他们赚取收益的“卖点”。(旗帜注释:列举了“网络水军”的两种类型:强蹭热点话题伺机敲诈勒索/散布虚假信息攫取不义之财。公共情绪的变化,是“网络水军”却始终未能绝迹的原因。)
生机勃勃的网络社会中,“网络水军”仿佛触目惊心的“牛皮癣”,不仅有碍观瞻,而且严重危害网络社会的肌体健康。庞杂的网络信息中,“网络水军”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热门的突发事件,或者虚假的专业知识。前者主打的是时间差——往往在真相还没有穿上鞋子的时候,谎言就已经跑遍了网络世界;后者主打的是知识壁垒——面对集团作战的营销号,普通消费者几乎没有任何防御能力,很容易偏听偏信堕入“假种草”陷阱。(旗帜注释:本段详细介绍了“网络水军”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热门的突发事件,或者虚假的专业知识。)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公共情绪既不是绑架民意的道具,更不是随意收割的“韭菜”。2013年“两高”的司法解释第七条明确规定,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而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公安部门此次重拳出击,再次用行动亮明了态度——无论是“带节奏”还是“假种草”,严厉打击“网络水军”,一个都不能少!(旗帜注释: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各地公安机关近期依法打击了一批网络谣言,全力净化了网络环境。)
实际上,打击“网络水军”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对于普通网友来说,不盲从情绪、放弃思考,是网络时代的基本功。对于网络平台来说,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动态监管,是维护平台健康发展的必修课。只有建立起多方参与、各方共享的网络新秩序,才能抽干“网络水军”的“黑水”,斩断攫取利益的“黑手”,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旗帜注释:从普通网友和网络平台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蓝天。全民行动,全民参与,形成网络监管的探照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局面,让“网络水军”及相关黑灰产业的毒瘤不敢“露头”,还互联网一片清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