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我国正处于防汛防台关键期,全国上下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一个目标、三个不怕、四个宁可”防汛防台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牢固树立“100-1=0”的安全理念,强化风险意识,突出问题导向,抓紧抓实抓细防汛防台各项工作,确保汛期平安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实际行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1690805916415779.png 9TX$406TR({{D3C_VP%`]C0.png](/public/uploads/ueditor/image/20230731/1690805916415779.png)
持续发力,打好抗旱救灾主动战
近来,内蒙古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出现不同程度旱情。针对当前的旱情发展态势,应急管理部派出救灾工作组,赶赴内蒙古灾区,实地查看旱灾灾情,指导协助做好抗旱救灾工作。(旗帜注释:受今年前5月降水持续偏少影响,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西部的草原遭受大面积干旱。农业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受灾面积近3亿亩,占当地草原面积的三分之一,牧草产量下降10%以上,个别地区超过50%。)
面对干旱等自然灾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特别是要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保障大牲畜饮水和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旱情损失、最大程度保障群众权益。应该说,关乎灾区群众生活生产的事,没有小事,必须一件一件落实,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空隙。(旗帜注释:本段主要阐述了当面对干旱等自然灾害时要确保要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保障大牲畜饮水和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旱情损失、最大程度保障群众权益。)
旱情就是命令,抗旱就是责任。近段时间,内蒙古各地各部门已经采取相关行动,比如,水利部门与气象、农牧业等部门及时会商研判旱情,加密监测预报预警,发挥水利工程作用,努力保障农牧民生活用水和农牧业生产用水。与此同时,针对农村牧区供水薄弱地区、供水易反复人群等饮水状况,持续加强动态监测,努力做到抗旱保供水、保农牧业生产。应急管理部派出救灾工作组,也说明抗旱救灾是各级各部门的重责大任,唯有把群众放在心上、把救灾扛在肩上、把工作落到实处,方能取得抗旱救灾的胜利。(旗帜注释:列举了部分对策:相关部门及时会商研判旱情,加密监测预报预警/针对农村牧区供水薄弱地区、供水易反复人群等饮水状况,持续加强动态监测,努力做到抗旱保供水、保农牧业生产。)
干旱不容忽视,有发展隐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相关地区和部门理应立足抗大旱、抗长旱,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一方面,要密切监测预报天气形势、水情变化,密切关注地质灾害、森林火灾,滚动发布预警信息、精准调整应对手段,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做到有的放矢地抗旱救灾。另一方面,要加强查险和抢险的力度,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强化灾情预判,尽量把工作做在前面、把排险做在前面,争取做到未雨绸缪、重点防治。全力以赴做好旱情等灾害救治,是一个持续性工作、系统性工程,既要狠抓责任落实,又要突出协同发力,让每个关键节点的抗旱救灾措施都落实到位。(旗帜注释:根据干旱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要密切监测预报天气形势、水情变化,密切关注地质灾害、森林火灾,滚动发布预警信息、精准调整应对手段,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做到有的放矢地抗旱救灾。要加强查险和抢险的力度,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强化灾情预判,尽量把工作做在前面、把排险做在前面,争取做到未雨绸缪、重点防治。这些对策旗粉们可积累学习,运用于遴选考试案例分析或大作文写作中。)
抗灾务必彻底,抗旱务必到底。面对干旱等灾情,要防止麻痹、松劲思想,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换言之,在做好抗旱救灾工作的同时,要做好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工作,做好受灾群众帮扶救助的工作,做好生产自救的工作,力争把干旱等灾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尽可能追回来。这意味着,各地区各部门不仅要把抗旱救灾当作“攻坚战”,更要视其为“主动战”。打好打赢这场“主动战”,既要精准施策、下足绣花功夫,又要立足长远、提升抗旱减灾综合能力,为科学抗旱、科学救灾提供坚实保障。(旗帜注释:面对干旱等灾情不但要做好前期预防工作,也要做好后期恢复工作。“三做好”:做好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工作,做好受灾群众帮扶救助的工作,做好生产自救的工作。)
防范灾害风险,才能更好护航高质量发展。立足旱情、灾情、实情,相关地区和部门必须统筹兼顾、密切配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最大可能减少因灾损失,同心协力答好抗旱防旱、救灾减灾的答卷。(旗帜注释:总结全文,抗旱救灾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经济发展,事关社会稳定。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真正知重负重、知责尽责,强化统一指挥,压实属地责任和部门协同责任,加强专业指导和舆论引导,严肃工作纪律,确保抗旱救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