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基层是群众信访的源头,又是解决信访反映问题的关键。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广大基层干部长期在一线工作,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在信访工作中,基层干部应该把好第一道岗。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浦江下访接待群众,开创了“省级领导下访接访”的先河,形成“浦江经验”并在全国推广。在今年“浦江经验”20周年的重要节点,再提这个“一举多得的有益创举”,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如何通过基层治理为民造福。要坚持“浦江经验”“一竿子插到底”的钻劲,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积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1690186103151774.png 9TX$406TR({{D3C_VP%`]C0.png](/public/uploads/ueditor/image/20230724/1690186103151774.png)
践行“浦江经验”,惠及全体人民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以浦江县为第一站,开创了“省级领导下访接访”的先河,形成了“浦江经验”。经过20年的创新发展,“浦江经验”历久弥新,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已成为密切干群关系、广泛听取民众呼声、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深刻把握“浦江经验”精髓要义,是新时代推进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旗帜注释:重视和做好信访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把浦江县作为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群众的第一站,亲自倡导并开创了省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创新实践,形成“浦江经验”。经过20年的发展,“浦江经验”依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断彰显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深刻把握“浦江经验”的精髓要义,有助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零距离接触群众,面对面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诚心诚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现场解决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和民生难题,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浦江经验”启示我们,要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担当,把人民立场作为下访的根本立场,把人民至上作为下访的价值追求,坚持“领导多下去、群众少上来”的群众路线,沉下基层,贴近群众,深入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旗帜注释:经验一:坚持人民至上。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衡量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最基本的标准就是看为人民群众做了多少好事,办了多少实事,解了多少难题。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可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新时代学习践行“浦江经验”,就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人民立场作为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根本立场,把人民至上作为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价值追求,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中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同志当年在确定拟接访县时明确指出,浦江信访问题多、矛盾集中,群众意见比较大,就到那里去。这也启示我们,领导干部要有担当、敢作为,下访就要迎难而上,到矛盾突出的地方去,敢钻“矛盾窝”,敢办“棘手事”,而且要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如此才能真正解民忧。下访本就是“一竿子插到底”,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源头化解,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隐患消除在萌芽。同时要建立健全访前调查准备、访中会商研究和访后限期办理的工作机制,增强矛盾化解实效。(旗帜注释:经验二: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本世纪初,面对当时浙江信访热点问题突出的现状,习近平同志首次下访就选择了情况最复杂、矛盾最尖锐、信访量和人均信访件最多的浦江县,之后坚持到问题集中、上访多的地方下访,充分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领导干部下访,只有往矛盾“窝”里钻,才能够取信于民,才能切实解决信访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什么问题最突出,就竭尽全力去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是隐患,就主动超前去化解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是瓶颈,就全力以赴去突破什么问题。新时代学习践行“浦江经验”,就要把人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当成主攻方向,推动领导干部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迎着问题上、盯着问题抓,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坚持方法创新。“浦江经验”是一种工作创新,也需要通过持续创新、深化和发展持续保持生机活力。一方面,当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既表现为下访方式方法的完善,也表现为下访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的提高。应进一步创新完善巡回接访制度、清单管理制度、督查督办制度、流程标准制度、领导包案制度、主官办信制度、初次信访快速办理制度等。另一方面,应持续强化数字赋能,深化信访领域数字化改革,提高下访的效率和效果。可通过积极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借助数字空间,使得下访更加公开透明、便捷高效;也可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动信访数据作为决策资源。(旗帜注释:经验三:坚持方法创新。从两方面提出创新的具体对策,旗粉们可积累此对策,运用到遴选考试中。)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广泛开展领导干部下访,将为矛盾化解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更好回应并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及需求。这种自上而下、主动出击,重在为群众破解难题的“浦江经验”,与自下而上,以预防为主,重在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形成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合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把握“浦江经验”的精髓要义,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持续提高工作能力,敢担当、善作为,带头实干、攻坚克难,传承好、弘扬好、践行好“浦江经验”,凝聚起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磅礴伟力,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旗帜注释:“浦江经验”是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做好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引。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学活用“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理念方法,将其融会贯通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取得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