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需要为其创造政策完善、机制顺畅、平台广阔、氛围友好的环境。
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发展环境是影响人才成长、汇聚和作用发挥的关键因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人才队伍才能不断壮大,事业发展才有不竭动力。
![1683350510262191.png 9TX$406TR({{D3C_VP%`]C0.png](/public/uploads/ueditor/image/20230506/1683350510262191.png)
让优秀人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近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环境之于人才,犹如水之于鱼、林之于鸟,环境优,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要着力营造人才发展优渥环境,让更多优秀人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旗帜注释:开篇以总书记的讲话为背景,引出主题:着力营造人才发展优渥环境,让更多优秀人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练就“伯乐相马”的识才慧眼。当今时代,最激烈的竞争,是人才竞争;最丰厚的资源,是人才资源;最有利的优势,是人才优势。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挑战,精准识才辨才,是争取主动、抢占先机的关键。要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打破“四唯”论调,不以职称、学历高低论能力,不以论文、奖项多少论成绩,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学人才评价体系,把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结合起来看水平,把集体荣誉和个人贡献区分开来看功绩,客观公正评价人才,把优秀人才及时发现出来,任用起来。(旗帜注释:分论点一:练就“伯乐相马”的识才慧眼。通过道理论证,阐述人才的重要性,提出识才的对策——练就慧眼。)
厚植“求贤若渴”的爱才诚心。早在抗战时期,我们党就鲜明提出,“虔诚欢迎一切科学技术人才来边区,虔诚地愿意领受他们的教益”,也正是有如此爱才惜才之心,吸引了数万名知识分子不远万里奔赴延安,造就了宝塔山上人才济济、群英荟萃的亮丽风景。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爱才的诚心是最好的“广告”。唯有以心换心,才能心心相印,才能让优秀人才“近者悦、远者来”。要鲜明释放爱才的强烈信号,拿出惜才的实际行动,紧盯引进认定、户口落户、子女入学、住房医疗等关键小事,真正把人才的事办好,让人才的事好办,让优秀人才激情创业、安心工作、温馨生活。(旗帜注释:分论点二:厚植“求贤若渴”的爱才诚心。通过举例论证,以抗战时期的案例论证爱才,提出爱才的对策——厚植诚心。)
营造“视若珍宝”的敬才氛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陆元九、吴天一、艾爱国等专家人才颁授党内最高荣誉勋章,号召全党全国学习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德。一百年来,尊重人才、礼敬人才,始终是我们党发展人才事业的“鲜明印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加强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选树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的优秀人才,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人才、敬爱人才的良好风尚。(旗帜注释:分论点三:营造“视若珍宝”的敬才氛围。第二步,举例论证。以颁授“七一勋章”为例引出敬才,提出敬才的对策——营造氛围。)
激发“不拘一格”的用才胆识。人才成就事业发展,事业发展造就人才。正所谓,庭院里跑不开千里马,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松。优秀人才正如“千里马”“参天松”,赛场越是宽阔,“马力”就越强劲,舞台越是宽广,成就越是非凡。要积极给人才放权,为人才松绑,充分信任人才,赋予人才更大的决定权、支配权、调度权,充分关心人才,让人才从不必要的迎来送往活动中解脱出来,把时间精力更多投入到做学问、搞研究上,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积极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给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以用武之地,让人才聪明才智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旗帜注释:分论点四:激发“不拘一格”的用才胆识。通过比喻论证,将人才比喻为“千里马”“参天松”,提出用才的对策——激发胆识。)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快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强大智力支持。(旗帜注释:结尾点题,升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