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为加强农村地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民政部等16个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功能的意见》。《意见》从基础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等方面明确了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功能的要求,为有序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提供了“路线图”,也为各地区各部门推进服务向村下沉明确了“施工图”。

建设好农村“生活服务圈”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14日)
推进邮政、电信等公共事业服务进村入户,加快推进入户道路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依托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开设便民服务点……不久前,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功能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服务圈”建设,并从10个方面梳理了村级综合服务特别是公共服务的基本内容、保障水平和供给方式,为有序扩大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提供了“路线图”。(旗帜注释:首段以近期出台的重要文件《关于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功能的意见》为中心,阐明了文件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引出本文的话题——推进推进农村“生活服务圈”建设。)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村为民服务中心作为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阵地建设好,完善充实服务事项,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综合服务机构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服务标准和水平也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国农村综合服务机构和设施达40.4万个,覆盖率达79.5%。从快递进村、光纤入户,到厕所革命、垃圾集中清运处理……越来越舒适便捷的农村“生活服务圈”,已成为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支撑。(旗帜注释:分论点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本段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意义展开论述,引用习总书记的话强调了为民服务中心的重要地位,阐述了近年来在农村综合服务工作作出的努力与成果。)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建设农村“生活服务圈”,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农民群众是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对于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等服务怎样布局、文化活动怎样开展、健身设施怎样建设等,感受最直接,期待也很清晰,应把他们的参与度高不高、满不满意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近年来,一些地区健全村民议事制度,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引导农民全程参与乡村建设,在改进公共服务的同时,也让农民满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旗帜注释:分论点二: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本段从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展开论述,表明了“建设农村‘生活服务圈’,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根本立场,并阐述了近年来在引导农民全程参与乡村建设,改进公共服务作出的努力与成果。)
建设农村“生活服务圈”,应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城乡衔接、要素共享、互通互融。当前,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首先要补齐农村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城乡联动,加快城乡融合。比如,一些地区推动县城师资、管理、投入向农村延伸,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一些地方统筹城乡供水资源,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质、同网、同价。类似举措,不仅有助于让农村居民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也有利于吸引农村人口回流,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旗帜注释:分论点三:建设农村“生活服务圈”,应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城乡衔接、要素共享、互通互融。本段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展开论述,提出了“补齐农村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强城乡联动,加快城乡融合”的两大路径,有助于让农村居民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建设农村“生活服务圈”,还要顺应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工具,也为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强化其系统性提供了助力。在一些农村地区,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已在乡村公共服务中得到有效运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政策支持和村级组织的能力,以“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信息化手段为依托,推动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自助终端等服务渠道功能升级并向乡村延伸。(旗帜注释:分论点四:建设农村“生活服务圈”,还要顺应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趋势。本段从发展趋势的角度展开论述,阐明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具有重要作用。)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体现在公共资源配置上。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农村“生活服务圈”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举措。紧扣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福祉,把村为民服务阵地建设好,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事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多样化生活服务供给,定能让农村具备更好生活条件,让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遍布中华大地。(旗帜注释:分论点五: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体现在公共资源配置上。本段从三农工作的重点内容展开论述,阐明了农村“生活服务圈”建设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好村为民服务阵地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