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一勤天下无难事”。总书记指出:“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们要进一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共同建设、共同创造、共同奋斗,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一起绘就共同富裕的绚丽图景。
《人民日报》(2022年7月31日)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释放创造潜能、焕发劳动热情,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以实干创实绩、以奋斗促富裕,确保让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旗帜注释:“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出自三国时期钟会的《刍荛论》。意思为:国家真正的富裕,在于百姓的富裕,而不单指国库充盈、粮仓充实。“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共同富裕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走向共同富裕始终是温暖人心的目标。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奇迹之所以震撼人心,不仅在于规模和速度,更在于始终坚持共同富裕,让发展的阳光照进每个人的生活。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不仅是发展目标,而且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共同富裕不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特别警示“促进共同富裕不能搞‘福利主义’那一套”。“富裕”体现效率、要求做大蛋糕,“共同”体现公平、要求分好蛋糕,我们追求共同富裕是统筹效率和公平,在不断做大蛋糕的过程中分好蛋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馅饼。回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程,从“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韧性到“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干劲,广大党员干部同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广大群众“宁愿苦干、不愿苦熬”,齐心协力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历史已充分证明,共同富裕不会自动到来,美好生活也不会从天而降,而是要在亿万人民的苦干实干中实现。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奋斗永远是最亮的底色,也惟有共同奋斗、不懈奋斗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前提。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长期以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进程中,对推动共同富裕持续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对共同富裕道路做了新的探索,对共同富裕理论做了新的阐释,对共同富裕目标做了新的部署,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事实雄辩证明,推进共同富裕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够有效协调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不断凝聚全社会的共识,才能真正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旗帜注释:分论点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前提。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不可能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领导人民实现共同富裕、过上更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基本职责。总书记指出:“我们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牢记党的初心使命,践行党的性质宗旨,就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不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如果说推进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宗旨使命的话,那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前提和政治保证。总书记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不断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共同富裕不仅仅是“富裕”,还是“普遍富”“共同富”,是全社会、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必须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无论是在经济领域,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明显;还是在技术领域,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实现新突破;抑或是民生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不断加大……一个个数据、一项项成就,彰显我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家底”愈发坚实。尽管当前疫情冲击、风险挑战增多,但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要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旗帜注释:分论点二:不断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建立在贫穷的基础上。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因此,“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邓小平同志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得出了一个著名的经典性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发展必须致力于共同富裕。”“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联系,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两大基本内涵和特性,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就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社会财富不断丰富发达起来;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过程中,要消除两极分化和消灭导致两极分化的社会剥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这些本质要求的内在统一性,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不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矢志拼搏奋斗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共同富裕不会自动到来,美好生活也不会从天而降,而是要在亿万人民的苦干实干中实现。因此,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容不得我们安于现状、贪图安逸,容不得我们徘徊彷徨、无所作为,必须要凝聚共识、勤于实践、合力共为、贡献智慧。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越是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刻,我们越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觉强化使命担当,保持拼搏奋斗的精气神,赓续永久奋斗好传统。同时,讲奋斗不能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能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要强化“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戒骄戒躁、努力奋斗,保持定力、久久为功,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唯有如此,我们方能沿着既定的发展目标,用辛勤汗水浇灌幸福之花,用共同奋斗实现共同富裕。(旗帜注释:分论点三:矢志拼搏奋斗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我们的全面小康就是几代人苦干实干、接续奋斗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物质技术极其匮乏的条件下,发扬革命加拼命的优良传统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战天斗地、改天换地,新中国从废墟上迅速站起。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一砖一瓦建造起中国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攻克一个个难关,战胜一个个困难,创造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每个人都拼搏奋斗、追梦圆梦,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奉献社会、贡献国家。事实证明,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好日子等不来、要不来,唯有奋斗,别无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