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这是习近平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环节,意义重大。
本文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题,首先论述了不同的阶段的特点,提出我们要把握“三个变”和“四个没有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随后通过三段对策:以“稳”为基,确保巩固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平稳。以“调”为要,有序推动政策框架调整优化。以“增”为向,完善并创设适应新任务的机制和政策,提出要确保乡村五大振兴,最后总结全文,升华观点。全文金句颇多,对仗整齐,值得旗粉们细细研读。

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来自:农民日报评论员)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做好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千方百计地巩固好脱贫成果,以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脱贫成果的更可持续、更有保障。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作为全局重大战略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和定位,把握其中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旗帜注释:开篇引用经典语录,讲做好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重要意义,并提出重要举措的总体方针,即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把握“变”的发展逻辑,在于理解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新思路。首先,发展的阶段变了,脱贫攻坚将取得全面胜利,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全面解决,我国将整体转向乡村全面振兴的新阶段;其次,减贫的对象变了,以前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和贫困县,现在则要面向存在返贫风险的己脱贫人口和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侧重于发展基础还薄弱的欠发达地区;脱贫群众需求变了,“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解决后,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对文化、法治、生态等需求更加凸显,增收致富的愿望也更加强烈。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历史起点去谋划,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总结脱贫攻坚的经验方法,将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工作机制等在乡村振兴的大框架下统筹安排设定。(旗帜注释:本段主要论述“变”的发展逻辑,主要是三个变:新时期发展阶段发生变化,减贫的对象发生变化,群众需求的发生变化,分别进行了分析,语言精练,旗粉们可以摘抄背诵。最后落脚点在于我们要站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历史起点去谋划,创新工作思路,总结经验方法,将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工作机制等在乡村振兴的大框架下统筹安排设定。)
保持“不变”的战略定力,在于坚守底线思维下的硬任务、硬目标。变化万千,但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硬要求没有变,我们党对脱贫攻坚成效和成色的严格要求没有变,对持之以恒推进解决相对贫困的工作目标没有变,对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没有变。在脱贫攻坚中形成的很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政策举措等也依然适合新形势、新变化的需要。身处重要的历史转折期、交汇期,我们要立足变的形势、变的阶段、变的目标、变的打法,紧盯不变责任和要求,以乡村全面振兴切实把脱贫成果巩固好巩固实。(旗帜注释:本段主要论述“四个没有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硬要求没有变,我们党对脱贫攻坚成效和成色的严格要求没有变,对持之以恒推进解决相对贫困的工作目标没有变,对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没有变,旗粉们要直接背诵。接着提出我们要立足变的形势、阶段、目标、打法,紧盯不变责任和要求,以乡村全面振兴切实把脱贫成果巩固好巩固实。)
以“稳”为基,确保巩固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平稳。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不是要另起炉灶,千万要防止搞政策“急刹车”。2020年后,对于少部分存在返贫风险和致贫风险的人口,对于巩固脱贫成果任务的一些摘帽贫困县,还要进行精准扶持,在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倾斜。对于类似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特征的扶贫任务、工程、项目等,还要不断发力,做好规划统筹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对于脱贫攻坚期内一些好政策、好制度、好办法,实践证明可以长期发挥效能,也要接续用到乡村全面振兴上来。(旗帜注释:本段起连续三段提对策。以“稳”为基,以“调”为要,以“增”为向,三段对策层层递进,一气呵成,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过渡要平稳进行,防止政策急刹车,持续发力;同时要有所调整,不符合形势发展需要的政策要有序调整或退出;最后要结合实际增设适应新任务的机制政策。三项措施环环相扣,逐步递进,最终形成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各项措施的有序转化,乡村振兴措施体系逐步完善形成。对策一:以“稳”为基,确保巩固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平稳。主要提出要保障政策的平稳过渡,从资金、产业、制度等方方面保持稳定。)
以“调”为要,有序推动政策框架调整优化。2020年后,要根据发展形势需要,推动脱贫攻坚政策框架和体系有序调整。要在“转”上多谋划。立足于脱贫摘帽地区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的现实需要,对一些脱贫攻坚政策进行均衡性和普惠性改革。要在“退”上下功夫,一些与新阶段特点和目标任务不再适应的超常规、攻坚型、难以持续的政策,应有序退出,消除政策“悬崖效应”,不再搞政策叠加。要注意调整的节奏,不可一调了之、一撒了之:要把握调整的力度和精度,哪些要退、哪些应转,退多少、转多少,要做好科学的政策评估。(旗帜注释:对策二:以“调”为要,有序推动政策框架调整优化。主要提出要在“转”上多谋划,要在“退”上下功夫。)
以“增”为向,完善并创设适应新任务的机制和政策。“增”之含义有二,一是在“稳”的前提下,不断完善既有的:二是在新的任务上,及时创设未有的。要聚焦“五大振兴”的目标任务,立足发展形势需要,不断完善、创设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要把握产业扶贫与乡村产业兴旺目标指向、发展要求的差别,更加注重市场机制,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提档升级。要持续抓好人才振兴这个关键,着力补上乡村人才短板,推动人才下沉和本土培育。要在生态振兴上多下功夫,不断拓展和创新“两山”转换通道,把生态资源转换成经济优势。要多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上思良策,将扶志扶智提升至巩固成果、推进振兴的更加突出位置,让群众真正从“帮我脱贫”转变为“我要振兴”。(旗帜注释:对策三:以“增”为向,完善并创设适应新任务的机制和政策。主要提出要抓好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大振兴。)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站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衔接点,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交汇期,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脱贫攻坚打下的良好基础、成功经验和伟大精神,有在新历史起点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斗志,就一定能把脱贫成果巩固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开好局,让脱贫群众和摘帽地区在乡村振兴中赶上来,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旗帜注释:结尾段总结全文,进一步提高站位。全文框架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逻辑严谨,值得旗粉认真分析总结,记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