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提升年”活动为载体统筹推进“八大攻坚战役”
尤溪县委书记 周庆裕
一季度尤溪突出“ 四个早”,多项指标实现“开门稳”, 在全市“五比五晒”考评中位居小组首位。
一是任务早部署。年后第一周就召开动员会,部署以“三个提升年”活动为载体统筹推进“八大攻坚战役”,印发 “1+3+16”配套文件,推动12项 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7项“五比五晒”考评指标位列全市前三。
二是项目早启动。梳理“三大”重点攻坚项目 81个、总投资619.25亿元,其中 5 个列入市“三大”项目盘子;正月十五 38 个项目、140 家规上企业就实现 100%复工;“云开 工”重大项目7个、总投资47.86 亿元。
三是企业早服务。出台县纾困解难措施36条,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一季一主题活动,解决企业问题47项,推动新上规企业16家、上规数居全市首位,13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技改项目 库、技改投放资金占全市一半。
四是攻坚早突破。突出打好“八大攻坚战役”,被认定为国家级制种大县;2022年全民健康管理示范县启动仪式、全市基层党组织能力提升攻坚战役现场推进会等在我县召开,半山村等 4 个现场调研点有关做法得到省委主要 领导肯定;“大招商招好商”攻坚战役新签约项目32个、新开工项目14 个,总投资分别为 50.99 亿元、20.42亿元,实际利用外 资到资人民币2202万元,完成任务的91.75%。
下一步,尤溪将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通过开展“‘五大一重’、要素保障、作风建设” 三个提升年活动,把工作重心更多地转移到“三抓一促”上,努力实现二季度“结果好”、上半年“双过半”。
突出重点 加压奋进
建宁县委书记 林大茂
建宁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抓招商、抓项目、抓产业、促发展。
突出“大招商招好商”。举办“春节访商拜年”等系列招商活动25场,对接建宁籍乡贤、在外企业家222人次,对接项目115个,新签约项目42个。盯紧52个重点招商项目,采取“云招商”“云签约” 等方式,推动行久农业科技气调 保鲜库等14个项目落地。“腾笼换 鸟”盘活闲置厂房约7.7万平方米,成功招引锡吴智能家具制造等4个项目,其中3个项目预计5月份可投产。
突出种业高质量发展。强化龙头引领,引进先正达集团中国等国际国内知名种业龙头企业,落地建设水稻种子供应链创新中心等13个项目,总投资9.34亿元。突出科技赋能,投资1.1亿元建设智能化、自动化、现代化物流分拣中心,打造“双创”孵化基地,引进华谷高科等研发型现代种业企业,已培育51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品种。注重机制创新,出台《2022年建宁 县种业发展工作意见》等政策措 施,建立种业“1324”工作机制,成立全省首家种业巡回法庭。
突出优化营商环境。用心帮扶企业,出台39条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措施,协调解决企业困难23个,铙纸集团并购重组等项目顺利推进,明一婴幼儿配方奶 粉、常温奶生产线竣工投产。优化服务效能,在全市首创“跨区通 办”政务服务模式,与江西省南丰县、福州市台江区签订“跨区域通办”协议,有效解决异地企业、群众办事“多地跑”“折返跑”难题。强化要素保障,举办“政银企对接 会”,帮助38家企业新增授信支持10.7亿元;开展征迁“百日攻坚” 行动,对全县21个重点征迁项目 开展集中攻坚。
筑牢发展基础 提升发展质效
福建一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林镇土
一季度,福建一建集团统筹做好生产经营和疫情防控工作,抓紧抓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现“开门稳”“开门红”。
一是抓主业增效益。全力做好三明生态新城片区、荆东片区及省、市区重点项目等120多个在建工程建设。完成三明辖区纳税1.11亿元,同比增长 35.37%;实现营业收入29.33亿元, 同比增长90.9%;实现净利润4382万元,同比增长91.91%;完成投资5.05亿元,同比增长3.32%。
二是抓项目促民生。按计划完成三元 区市政配套路网等6个项目建设, 总投资额约1.8亿元。同时,抽调精兵强将,积极推进三元区杜鹃、 牡丹新村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和路 周边背街小巷改造项目建设。
三是练内功强实力。推行阿米巴经营模式,完善“联效联保”经营责任制,极力打造“锦绣系”高品质住宅,巩固房地产板块竞争优势。延伸产业链,2月份成功引进服务业企业“三明垦发贸易有限公司”。荣获第七届福建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成为全省第一家获此奖项的建筑施工企业;4个项目荣获省、市优质工程,5个项目荣获市级标准化优良项目,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加强银企合作,创新融资方式,实现融资余额40.29亿元。
下一步,福建一建集团将主动融入三明中心城市建设,做强产业链、做精管理链、做优价值 链。进一步优化市场布局,按照区域化、精深化发展思路,强化施工、开发联动,积极拓展横纵向业 务。进一步强化项目管控,推动管理与生产数字化进程,持续抓好 在建项目模块化管理,提升项目履约创效水平。进一步完善基础管理,坚持总部引领,发挥在人才、资金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不断加强企业管理体系建设,提高资 源配置效率,释放聚合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