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总书记明确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多次谈到“航天梦”,对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是一个很热的话题,航天精神也被多次提及。
本文围绕“从航天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这一主题,从星辰有梦,不负韶华;神州筑梦,不负使命;逆风逐梦,不懈追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是一篇典型的策论文。三个小分论点的标题十分亮眼,每个论点中都举了航天员的例子,充分的提炼出了航天精神,也很好的将落脚点落在了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航天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上。主题鲜明,观点明确,旗粉们要多学习积累。唯一不足的是缺少结尾段落。

从航天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人民论坛网评》(2022年4月22日)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结束了6个月的“太空出差”,成为了我国有史以来在轨任务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乘组。天高地迥,始觉宇宙之无穷。归航不是终点,中国航天人的接力从未停止。广大党员干部当以航天精神为引领,探索各自岗位的“星辰大海”,书写干事创业的“航天情怀”。(旗帜注释:首段“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时政热点为切入点,引出文章主旨--广大党员干部当以航天精神为引领,探索各自岗位的“星辰大海”,书写干事创业的“航天情怀”。)
星辰有梦,不负韶华。比天空更加广阔的,是中国航天人的胸怀与梦想。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着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发射,那壮丽的一刻在王亚平心中种下了飞往更遥远宇宙的梦想。她想,中国有了男航天员,也一定要有女航天员。叶光富在高中作文里写过“做了一个梦,变成了一个蜘蛛,又逐渐长出了翅膀,飞上了太空”。梦想是“奋进之基”,尽管受到坎坷和挫折,这份梦想会为我们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面对新征程上未知的风险和挑战,党员干部要发扬追梦精神,志存高远,树立远大梦想,将个人梦想融于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中,以梦想引领干事创业的方向,激活干事创业的动力。以不放弃、不停歇、不止步的坚韧执著、百折不挠的精神在理论学习中夯实根基,在实践锻炼中磨砺身板,掌握丰富的知识、技能,在学习中保持谦虚的姿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所获,以开拓进取的姿态朝着梦想阔步前行,书写人生芳华。(旗帜注释:分论点一:星辰有梦,不负韶华。先是例举了王亚平和叶光富两位航天员拥有航天梦的例子,紧接着提出党员干部要发扬追梦精神的观点,并阐述了如何追梦。)
神州筑梦,不负使命。此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时间更长、任务更繁重、难度更大,对航天员各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无数次的高强度训练,但左手边的暂停按钮,从来没有被开启过。支撑着王亚平的底气只是:“练好本领,完成祖国赋予的神圣使命”。回首党的百年历史,从成立之初仅有50多名党员发展壮大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大党,从风雨飘摇的小小红船到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一代代共产党人心有所信,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心中的信仰抛头颅、洒热血,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历万险而矢志不渝,成就了百年大党的恢宏气象。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感悟党的信仰力量,坚持拥护“两个确立”,始终做到“两个维护”,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从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中获得前行之力,以铁一般的信仰、钢一般的意志投身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去。(旗帜注释:分论点二:神州筑梦,不负使命。同样是先举例子,通过举航天员王亚平“练好本领,完成祖国赋予的神圣使命”和一代代共产党人心有所信的例子来说明信仰和使命的重要性,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感悟党的信仰力量,以铁一般的信仰、钢一般的意志投身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去。)
逆风逐梦,不懈追求。一飞冲天的豪迈,鲜花簇拥的归来,这些镜头前的光鲜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航天员是离星星最近的人,是被很多人羡慕的能够在宇宙星辰中穿梭的探险家。但在这骄人成绩和高光时刻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严格训练,是用无数的汗水、泪水甚至鲜血铸就而成的。越是艰险越向前,“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清谈客没有舞台,实干家未来无限。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责任扛在肩、把压力存于心,在涉深水、破坚冰中淬炼“金刚钻”,在能吃苦、肯吃苦中耕好“责任田”,敢于“负重前行”并“挑重担”,即使泥泞满身、荆棘满地,也大步向前,用实干担当擦亮青春底色。(旗帜注释:分论点三:逆风逐梦,不懈追求。先描述了航天员骄人成绩和高光时刻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严格训练。紧接着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责任扛在肩、把压力存于心,用实干担当擦亮青春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