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2022年2月22日,中央一号发布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强调的第一点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第二点是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和耕地保护硬措施。
本文以中央一号文件为出发点,以总分的结构从耕地、科技、主体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确保粮食安全这个热门话题。文章大量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于粮食安全的语录,引用了《尚书》中“洪范八政”典故、以及关于粮食安全的相关论述,旗粉们可进行背诵记忆,以备不时之需。
从遴选考试的角度来说,本文不足之处为开头部分所占篇幅太多,在考试字数有限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开头只需占用一段,切入正题即可。

树牢三个“意识”确保粮食安全
《人民论坛》2022年4月7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显著提升。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是重要年份,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安全。(旗帜注释:本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上的重要讲话为文章的开头,接着论述当前整个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而得出要稳住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结论,引出文章主题。)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制定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粮仓根基进一步夯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平稳提供了有力保障。(旗帜注释:本段引用“洪范八政”的典故作为切入点,建议旗粉们对该典故做一定的了解,将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去,以提高文章的文学修养。接着论述十八以来我国在确保粮食方面都做了什么工作,取得了什么效果,这是遴选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论述方式即做法+成效,建议旗粉们背诵记忆,可拿来直接做对策使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粮食安全紧平衡格局长期不会改变。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隐患和短板。比如,农业基础设施不足、科技支撑相对薄弱、农民种粮意愿下降、生产结构性矛盾,等等。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的进一步升级,我国对粮食的需求量还会进一步增加。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也是一个永恒主题,必须从“两个大局”“国之大者”的角度看待,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基本方针,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推进粮食事业发展提质增效。(旗帜注释:本文的亮点就是每段的段首要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要求要么引用典故,给人眼前一亮和理论功底深厚的感觉,金句积累的重要性这里就不赘述了,积累就可以了。上段介绍了总的做法+广义成效,本段论述目前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继而引出下面的对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一是进一步树牢红线意识。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守住耕地红线就是守住老百姓的口粮底线。要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整治挖湖造景,挖鱼塘、建养殖场、种花卉果木等占用耕地乱象,严肃查处在耕地占补平衡上弄虚作假,搞“狸猫换太子”等违规行为。要紧盯责任落实。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旗帜注释:针对上文所提出来的不足之处,重中之重就是要守住耕地红线,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耕地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保粮食安全必须保耕地安全。对于如何守住红线,本段从整治哪些违规行为、压实什么责任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言之有物。)
二是进一步树牢科技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从过去经验看,十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一个重大因素就是品种的改良、农田基础设施的改进和农作技术的进步。从现实短板看,我国在农业科技特别是种业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要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农业良种技术攻关,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确保种源绝对安全。要聚焦科技融合应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应用,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加快建设智慧农业,让中国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旗帜注释:本段依然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要求作为开头,指出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并纵向分析了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横向比对了我国的现实短板,以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聚焦…、要聚焦…,用相同格式的写作方法提出在科技方面的应对之策。)
三是进一步树牢主体意识。粮食归根到底农民种。解决好中国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要发挥好政策保障作用,强化调查研究,深入一线了解农民种粮、卖粮的所期所盼,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各类惠农政策,有效提高政策的针对性。要强化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推进各项惠农举措落地落实,把政策实效落到每一个种粮人心坎上、钱袋里。要发挥好市场机制作用,合理安排粮食种植结构,大力落实农业保险政策,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使种粮人获得更合理收益。(旗帜注释:进一步树牢红线意识、科技意识、主体意识,本文的小标题看似平平无奇,实则紧扣本文标题《树牢三个“意识”确保粮食安全》,能很好的概括每一段的中心论题,在遴选考试中,虽然语言美很重要,但是实用更为重要,切忌一味追求美和格式而忽略实际要表达的文意。标红的对策可以背诵记忆,是从主体方面提出的对策,粮食安全越发重要,特别是河南这一粮食大省的考生,在河南省第十一届党代会上楼阳生书记做的报告中就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排在首位论述的就是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14亿多中国人,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不会受制于人,才能有足够底气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中破浪前行! (旗帜注释:对于遴选考试来说本文的开头略显拖沓,考试中这样作答容易超字数,但是本文的结尾却是大作文结尾的范本,总结点题,短小精悍,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