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
本文以站在人民一边为主题,采用“总-分”结构,围绕五个分论点展开论述,文章金句颇多,值得旗粉积累学习,运用于遴选考试大作文写作中。
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
《光明日报》(2022年01月05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障。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旗帜注释:首段开门见山,先引用总书记的讲话点明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最新论述点明文章主旨,引出下文。)
站在人民一边,才能做出正确决策。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体现着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站在人民一边,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规律,满足人民愿望与要求,就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面。人民是党执政的根基,也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至上是党作出正确抉择、制定正确政策的根本前提。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行民之所需,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谋事,就一定能作出正确决策,确定最优路径,获得最佳效果。(旗帜注释:分论点一:站在人民一边,才能做出正确决策。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展开论述,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心中百姓有多重,为官才有多重分量。以“归零心态”对待群众工作,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了解真正的民情、民意、民生,兢兢业业做好群众工作,当好访民情解民忧的“知心人”,做到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民有所想我必有思,民有所难我必有解,民有所需我必有为。多做春风化雨、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多做群众欢迎的事,多做群众急需的事,多做群众受益的事,“坐”到群众板凳上,“想”到群众心坎里,“干”到群众家门口,让百姓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一年更比一年美。)
站在人民一边,才能赢得民心,获得正义。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站在人民一边,从人民群众的立场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就守住了民心,获得正义的力量。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国家的存在,一个政权的兴衰,与民心息息相关。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赢得了民心,是亿万人民群众坚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这就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奥秘。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回应民声、顺应民意、赢得民心的历史。正是党始终站在人民一边,合民心、顺民意、得人心,才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创造出无往而不胜的历史奇迹。历史启迪我们,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站在人民一边,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作为不可动摇的目标,使之具体、现实地落实到治国理政各方面。(旗帜注释:分论点二:站在人民一边,才能赢得民心,获得正义。"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要想取得最高统治权、获得整个天下是有办法的,那就是获得民众就可以得到天下了。要想获得民众有办法,那就是获得民心就可以得到民众;要想获得民心有办法,民众所需要的,就给予他们,反对的不要给予。党员干部要心系群众,始终不渝秉承人民至上理念,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时刻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才能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才能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站在人民一边,就获得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制胜法宝。群众最富有智慧,人民最善于创造,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总结党百年发展壮大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把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始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战略战术是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旗渠等伟大工程的创造,折射出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与经验;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精神与创新智慧;进入新时代,面对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历史告诉我们,只要始终站在人民一边,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学习,就能从人民的创造实践中汲取深厚营养与智慧,获得战胜一切困难的不竭力量,不断创造新的辉煌。(旗帜注释:分论点三:站在人民一边,就获得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制胜法宝。总结党百年发展壮大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把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然后列举了抗日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等不同时期的事例来论证站在人民一边的重要意义,提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站在人民一边,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学习,从人民的创造实践中汲取深厚营养与智慧,获得战胜一切困难的不竭力量,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站在人民一边,厚植人民情怀,就能够凝聚干事创业的磅礴伟力。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也是党的不变恒心。站在人民一边,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做到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就会滋养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恤民之情,涵养出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厚植人民情怀。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深厚的人民情怀与赤子之心使党成为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汇民智、聚民心,把亿万人民团结在一起,凝聚成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革命战争年代的“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大爱情怀,和平年代“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的坚定信念,就是党的人民情怀所生发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生动体现。(旗帜注释:分论点四:站在人民一边,厚植人民情怀,就能够凝聚干事创业的磅礴伟力。“永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这一真挚话语,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深刻彰显了党的人民立场和担当奉献精神。最后用一个并列句,旗粉们可背诵积累,运用到遴选考试大作文写作中。)
站在人民一边,才能提高政治站位,看得深悟得透执行严。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为人民幸福矢志奋斗。党性与人民性是高度统一的。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坚定站在人民一边,以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落脚点,也就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党的方针政策看得深悟得透执行严,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旗帜注释:分论点五:站在人民一边,才能提高政治站位,看得深悟得透执行严。“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如果领导干部弄不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如果‘四风’问题蔓延开来又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就会像一把无情的刀割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他强调:“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强化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前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