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近几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可谓是遴选考试的大热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建议旗粉们可将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纳入学习计划,以应对遴选考试中遇到的相关考题。
本文结合《方案》,并采用了总分的结构对如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分三点进行具体的阐述,本文在结构行文上并无特别之处,但小标题可以借鉴,均为一般公文的升级写法,本文很多文句为万能句式,建议旗粉对本文的一些句子进行背诵记忆。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需综合施策
人民论坛网(2021-12-1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了“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的行动目标,为“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提供了行动指南。(旗帜注释:开头以国家新引发《方案》引出提升政治农村人居环境的主题,并指出该《方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这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相吻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农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农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显著提升,一批各具亮点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牵涉广、内容杂、任务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还需要多措并举,在整治效果的可持续性上花大力气、下硬功夫。(旗帜注释:先点明之前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紧接着就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依然需要做很多工作要做,深化整治工作、维护整治效果,与上一段提出的《方案》作了一个呼应。该段可以进行背诵记忆,是很多测论文总论点的经典写作方法,先写工作成绩,接着指出仍有很多工作要做,自然而然就引出了后面的论述,本段的文字也有万金油的属性,稍加变通就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
筑堡垒,强化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作为我们党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让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党员队伍强起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才能实起来。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改变习惯,借助乡村大喇叭、张贴标语等形式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深化党员联系群众环境整治机制,积极组织、凝聚群众,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多元主体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旗帜注释:本段小标题为加强组织领导的升级版,旗粉们可进行积累。本段的论述结合了今年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中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要求,旗粉们可对标红的句子进行背诵记忆,眼下无论是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均要依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这些句子稍加变动就可以用以自己的文章写作中去。)
重实际,坚持因村制宜。不同地区的乡村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条件也不同。只有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村情民情,科学合理设定目标任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开展才会精准有序。要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农村的地方特点和文化特色,分类分阶段突出厕所、垃圾、污水和村容村貌的整治提升,做到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在实践中探索构建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管护体制机制,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旗帜注释:本段跟《方案》里的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分类施策和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统筹推进的两项工作原则进行了一个对应,要坚持…做到…才能达到…的水平,这也是常用的句式,建议背诵记忆并灵活运动。)
广动员,突出农民主体。农民是乡村的主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农民群众不仅是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监督者。只有当全体农民意识到自己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的责任并积极主动站出来承担时,美丽乡村建设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村民从改善房前屋后的卫生环境入手,逐渐主动参与到乡村公共区域的环境整治中来,鼓励将村庄环境卫生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推动村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过程中树立起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共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旗帜注释:本段跟《方案》里的坚持问需于民、突出农民主体的工作原则遥相呼应,充分体现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尊重村民意愿,激发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