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2021年9月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文章以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让人才发挥最大价值和效能为主题,以主要从“引才、育才、用才”三个阶段展开论述,而三个阶段对应寻医问诊的“把脉问诊、对症开方、标本兼治”三个阶段,比喻精巧,逻辑清晰,层层衔接。
文段内容丰富,言语凝练。人才是遴选笔试和面试中的重要考点,因而有关人才的论述要多读多积累。本文干货满满,诸多措施可供旗粉积累记忆。但文章无结尾段落,文末略显急促。
让人才发挥最大价值和效能
《人民论坛网》(2021年12月02日)
***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上强调,我国人才工作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重视人才,重用人才,遵循科学的人才事业发展规律,让人才发挥最大价值和效能,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然而在现实人才工作中,受传统观念影响,仍然存在诸多“淤堵”,需引起高度重视。要在引才、育才、用才上精准发力,清除“淤堵”,开创新时代人才工作新局面。(旗帜注释:首段点题,以总书记“我国人才工作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指出新时期,人才工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借此引出主题,要要在引才、育才、用才上精准发力,开创新时代人才工作新局面。而下文重点论述如何更好让人才发挥价值,承接下文,不显突兀。)
“把脉问诊”精准引才。水深则鱼知聚,林茂则鸟有归(旗帜注释:水里空间宽广,鱼儿才能生活的更加自由,森林繁茂,鸟儿会知道归来的时间,形容好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人也会自己选择合适的环境。类似的还有“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可作积累)。要打破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走出人才优惠政策的误区,营造一个更加尊重人才并且公平、宽松的人才文化环境。通过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等多链条高度融合,打造创新平台、研发平台等,强化平台对人才的吸附效应,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要打破隐性壁垒,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拓宽柔性人才引进机制,与高校院所合作设立各类人才实践基地,不断提升人才吸引力。制订人才中长期规划,推行可操作性、持续性的人才配套政策。通过关心和改善各类人才的生活条件,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好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氛围,健全人才奖励和荣誉制度,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旗帜注释:文段论述如何精准引才。一方面要打破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营造更加尊重人才的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要打破隐性壁垒,拓宽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旗粉可对于文段中提到的多措施进行积累作为自己文章和面试素材。)
“对症开方”科学育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在人才培养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把人才培养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工程,实现人才积累的均衡发展。人才培育战要以紧盯长远发展的目标为基础,以紧跟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新要求为标准,健全培养制度体系,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人才培养齐抓共管“一盘棋”的格局。积极创造条件,为乡土人才搭建平台,不断提升服务农村、带动发展的能力。坚持因需施教、因人施教,充分利用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紧贴市场需求变化和时代发展,有层次、分步骤地组织实施乡土人才培训,通过理论辅导、技术指导、实践操作等方式,让乡土人才开阔视野、提升技术技能,增强乡土人才引领发展的新优势,助推乡村振兴。(旗帜注释:文段论述如何科学育才。“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文段认为要科学育才,就要在人才培养上下足功夫。而要打好人才培养战,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乡土人才搭建平台,另一方面,坚持因需施教、因人施教,组织实施好乡土人才培训。)
“标本兼治”合理用才。“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旗帜注释:摘自《汉书》,意为马匹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是没有力气在路上奔驰的;人没有足够的能力,是没办法使国家强盛的。)正确使用人才,就会有效避免人才资源浪费。要强化和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建立一套科学的用人机制,为人才充分发挥潜能提供支持。要注重在实践中使用人才,努力寻找事业发展和人才成长的结合点,把人才放在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重点岗位进行锻炼,派往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进行锻炼,有计划地开展多岗位锻炼,激发工作潜能。综合施策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重视人才关怀和人才激励。积极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员的工作补贴、地区津贴等优惠措施,从物质上改善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者生活和待遇条件。要积极为人才成长创造条件,对自愿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落地的人才,在考核评价方面应该给予特殊关爱、重点关注、专项考核、并在提拔重用、评优晋级等方面给予充分考虑,尽可能为人才成长提供机会、尽可能让有付出的人才有回报,使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受到重视。(旗帜注释:本段论述如何合理用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基础在“育”,关键在“用”。一是要健全完善用人机制,二要注重在实践中使用人才,三是要重视人才关怀和人才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