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公开选拔调动公务员笔试真题解析
第一题:名词解释(20分)
1.伟大建党精神。
解析参考: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高度概括,那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史的全面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特质的生动写照,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2.“一带一路”。
解析参考: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解析参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其主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关键要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
4.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解析参考: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集中体现在“八个坚持”上: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四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五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六是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七是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司体的思想基础;八是坚持依法治国。
第二题:小作文(30分)
营商环境是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一件大事来抓,以更大力度和过硬举措,扎实推动全区营商环境持续全面优化。
问题:围绕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写一篇 800 字的评论,题目自拟。
参考解析1: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坚持“三个至上”
环境优,则市场活。营商环境是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就是要通过优育营商的营造,让雪域高原成为市场主体选择的“定心丸”,成为促进地方发展“潜力股”,成为雪域高源亮丽的“金招牌”。打造优良营商环境,需要我们冲破思想上的“藩篱”坚持“三个至上”,让优良营商环境落地见效。
要坚持企业至上,当好“店小二”。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感受最深刻,也最有发言权。要摒弃“甩手掌柜”作风,用心争取市场主体的“五星好评”。要坚决拆除阻碍企业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碰着落。要对各类政务服务实施“好差评”把考核的指挥棒交到服务对象手里,对评价高的,要挂红旗、点点赞:对评价低的,要挂红牌、红红脸。
要坚持效率至上,做到“简便快”。效率即是执行力,更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必须提高服务效能。要要立足于“简”,严格涉企会议、调研活动、涉企检查,争取“少开会,多办事;少检查、多服务”。要立足于“便”,按法定和承诺时限做到审批服务“零超时”,打造一网受理、协同办理、综合管理为一体的政务服务体系:要立足于“快”,进一步打破地区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以数据在部门间的“穿墙打洞”换来市场主体的“立等可取”。
要坚持法治至上,实行“清单制”。“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最公平的营商环境”。必须坚持法治思维营造良好环境。要以清单引导市场“公平”,构建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打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要以清单明确政府“边界”,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挥得明明白白。要以清单规范企业“责任”,让企业履行得清清楚楚,政府监管得有理有据。
大事就要有大气魄、大力度。只有坚持“三个至上”,拿出最真挚的诚意、最精准的服务、最严实的作风,才能让优良环境成为投资兴业的宝地、企业成长的沃土、创新创业的乐园。
解析参考2:
正视问题动真格,是内蒙古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招
《中国省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2020》显示,内蒙古的营商环境评价总分仅为44.97分,全国排名第25位,远低于当年人均GDP排名,与排第一位的北京市相差33分。
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指出的: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之所以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一件大事来抓,就是因为当前内蒙古营商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影响地区形象最突出、制约高质量发展最严重的问题,已经成为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深化改革开放、加强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净化和修复政治生态非解决不可的问题。
只有敢于正视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敢于动真格,才有可能清除创口,根治沉疴,真正推动我区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一要敢于在破除思想坚冰上狠动真格。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诚信意识,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律开展工作,更多从企业和群众需求出发解决问题,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营造起守信践诺、诚信履约的良好风尚。
二要敢于在纠治作风顽疾上狠动真格。紧紧盯住关键少数、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和服务窗口,紧紧盯住那些普遍存在的、反映强烈的、治而未绝的突出问题,坚持规制惩戒、教育引领同向发力,坚决清除污染营商环境的“作风病毒”和破坏营商环境的“害群之马”,切实端正干部的发展观、政绩观、权力观、群众观。
三要敢于在惩治腐败沉疴上狠动真格。对营商环境问题背后的腐败问题全面起底、全面彻查,在决策施策、执法司法、工程项目等问题集中领域开列专题、分类专治,以反腐的重拳打出营商环境优化的拐点。
思想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思想解放是最大的解放。只有我们敢于正视营商环境中的痛点、难点、堵点,敢于刀刃向内动真格,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才有可能蓄积起不断改革创新、狠抓落实的强大内生动力,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助力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第三题:大作文(50分)
问题:请以“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理论文章,题目自拟。
解析参考1:
增强“三气”需要强基固本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广大青年掷地有声寄予厚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当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如何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回答“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诤诤誓言,就必须从灵魂中、从骨子里、从行动上强基固本,让“三气”更坚实、更持久,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绽放绚丽风采。
增强“三气”,必须锚紧信仰的“定盘星”。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党的百年辉煌历史再次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是我们无往而不胜的“定盘星”。青年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大志向: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坚定决心;~~~正定当知青“有一股激情、一种志向,想尽快改变这种面貌”的为民情怀,正是有强烈的理想信念,让一代代共产党人经千难而前仆后继、历万险而锲而不舍。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历尽世纪沧桑而忠心未改,用毕生信仰为党工作。战功赫赫的百战老兵、倾心传播红色革命基因的王占山,赓续红色血脉,满腔热情忠诚为党的“渡江英雄”马毛姐,他们身上都是一颗鲜红的赤胆忠心。坚持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增强“三气”,就是要通过真学、真悟、真信,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始终做到心系“国之大者”,同心向党,以身许国,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当前,自治区发展处于奋力谱写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时期,要坚定发展信心毫不动摇,善于在危机中寻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情,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斗志不移、信心不减。
增强“三气”,必须啃下发展的“硬骨头”。人到半坡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征程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增强“三气”,就是要知难不怕难,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攻坚克难。这既是志气、骨气、底气的体现,更是刚强不屈的人格和操守,是理想信仰的凝练,是道德品质的结晶,是孜孜以求的执着,是负重奋进的脊梁。当前钱学森斩钉截铁“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正是在老等一批科技工作者埋头攻关下,“两弹一星”挺起“中国腰板”。今天,无论是推进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攻克“卡脖子”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都有许多“硬骨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容应对惊涛骇浪,啃下改革发展的硬骨头,无不需要广大青年勇于担当,始终葆有无惧挑战、迎难而上的精气神。当前要集中精力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用改革的办法促进经济增长,稳住经济基本盘。要全面落实~考察自治区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把简政放权、为基层赋能的工作落到实处。要勇于打破改革发展的条条框框,勇做开山斧、勇开顶风船,进一步破解发展中各种堵点、痛点、能点问题。当前,尤其是要做好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打好政策的组合拳,真正为企业纾木,为就业解难,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坚决同阻碍发展的一切行为作让争,把留得青山、赢得未来的路打通、气理顺。
增强三气,必须当好群众的“勤务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4亿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这是做中国人最大的底气。100年来,共产党人始终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为人民谋幸福的情怀历久弥新。坚持志愿服务十余载、群众心中的“活雷锋”王兰花,扎根牧区50年、一切为了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廷·巴特尔,他们是为民的楷模,是人民的福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切实践行为民宗旨,坚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把为藏区人民谋福祉作为初心使命,永远扛在肩上。在自治区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我们要俯下身子、放开架子,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承诺的实事办好,做一个人民真心拥护、真心点赞的好党员。要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永远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形成磅礴之力。
改革只争朝夕,奋斗起于方寸。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志气越强、骨气越硬、底气越足,越有利于战胜前进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跨越复兴途中的“娄山关”“腊子口”。广大青年朋友,我们一定要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在谱写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解析参考2:
永跟党走,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这不仅是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青春寄语和殷切期盼,更是对新时代亿万中国人的时代号召和拳拳期望。国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往往以所在国家、民族的强盛为根本支撑和坚强基石。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以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的伟大贡献,撑起中华儿女堂堂正正做中国人的豪迈志气、铮铮骨气、厚实底气。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永跟党走,坚定四个自信,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增强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的最恢
宏史诗,就是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四个“伟大成就”支撑起民族自信,增强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和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我们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经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前进,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人的主体意识逐步觉醒与确立,以前所未有的志气、骨气、底气拒绝任何“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自立自信于世界东方。
二、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滋养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民族成员生产生活的精神营养。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奋斗,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激发了中国人民“此生无悔入华夏”的自豪气概。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发展中孕育出的文化,曾经是生活于这片古老国度的各族人民感到自豪的精神动因。而近代中华文明遭遇的危机同民族的生存危机相伴,也使中国人的尊严跌入历史低谷。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没有彻底否定传统而搞全盘西化,而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生长土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性地形成了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明现代化的凝结升华,共同熏陶、塑造和提升当代中国人的主体价值、素养个性和文明水平,支撑起中国人的堂堂志气、铮铮骨气、厚重底气。
三、永跟党走,充分激发新时代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从跌入历史发展的低谷到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不断增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向新征程,只有以史为鉴,不解奋斗,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进一步增强堂堂正正做中国人的自信与豪迈。
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一个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往往以生于斯、长于斯的民族和国家实力为底色。在新征程上,要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汇聚磅礴力量,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撑起新时代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在教育激励中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志气、骨气、底气不会凭空产生,需要教育滋养。要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党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党的初心宗旨,学习党的重大理论成果,传承党的伟大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光荣历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在模范引领中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共产党员是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是我国社会的先进分子,他们是否有志气、骨气、底气,对普通民众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作用十分关键。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要让党员干部成为有志气、骨气、底气的中国人的模范形象,让人民从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中看到并且信服,进而增强自身的志气、骨气、底气。
解析参考3:
青年要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时代新人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当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如何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如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如何更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那就要从历史中汲取宝贵智慧和强大力量,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勇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志气就是志向,表现为远大的理想。志向有大有小,既有燕雀之志,也有鸿鹄之志。燕雀能看见的不过是头顶上的一片天,而鸿鹄却能看见整片天。两者相比,鸿鹄之志体现的是大格局、大理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天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因而志向远大、意志坚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所向披靡、一往无前,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志气歌”。
骨气就是风骨,表现出人格的硬度。古人讲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做人的骨气。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这种高尚情操体现得尤为明显。夏明翰在就义前写下绝笔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刘胡兰在面对敌人铡刀的时候,大义凛然地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员”;铁人王进喜为了把贫油国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立下“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人有了骨气,就有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的勇气,就有了看淡名利、拒绝诱惑的定力,始终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底气就是自信,内心生发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不缺乏敢打必胜的底气。长征途中,面对围追堵截的重重敌军和极其罕见的恶劣环境,红军将士以“乌蒙磅确走泥丸”“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顽强斗争、一路向前,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蕴含其中的就是革命必胜的信心、自强不息的底气。在这种信心和底气的支撑下,我们党一路走来,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发展道路,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回望百年党史,从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到忘我投入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支青年突击队,再到脱贫攻坚战场上挥洒汗水的广大青年......事实证明,青年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要有志气、有底气、有骨气在我们年轻这一代人中实现这个伟大梦想。
增强志气,就要坚定理想信念。青春的航向,要靠理想掌舵。一个人有无成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青年时期是不是有志气。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开始,便深切关注民族命运,树立“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大志向:14岁的周恩来在回答老师提问时,斩钉截铁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曾深情回忆:“我当年到了正定,看到老百姓生活比较贫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形,心里很着急,的确有一股激情、一种志向,想尽快改变这种面貌。”正是强烈的理想信念,让一代代共产党人经千难而前仆后继、历万险而锲而不舍。年轻人唯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锚定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才能承担起建设者、接班人的使命。
增强骨气,就要勇于攻坚克难。每当民族陷入危难之际,总有许多先进分子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挺立起中华民族的咨梁。当年钱学森回国之后,面对“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的提问,他斩钉截铁地回答,“中国人怎么不行啊?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正是在钱学森等科技工作者埋头攻关下,两弹一星挺起新中国的腰板。今天,无论是推进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攻克“卡脖子”难题,还是啃下改革硬骨头、实现高质量发展,抑或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容应对惊涛骇浪,无不需要广大青年勇于担当,始终葆有无惧挑战、迎难而上的精气神。
增强底气,就要树立必胜信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光明前景的今天,我们更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这条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路,走这条能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路。前不久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期间,一组辛丑年对比图刷屏网络。从120年前的辛丑条约谈判,到今天“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的宣示,我们告别了任人宰割的历史,拥有“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的深厚底气。这份底气从何而来?来自于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来自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今天,中国已经踏上新的征程,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都前所未有。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尤须要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齐心协力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同心实现中国梦,让历史和世界见证一个古老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奋斗和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