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作为互联网“黑灰产业链”的一部分,“刷量”“刷好评”产业一直存在,就像行业毒瘤一样屡禁不止。流量和好评固然重要,但必须建立在取之有度、用之有道、尊法守法的基础上。
本文从网络平台常见的“刷量”“刷好评”现象引入,分析危害、提出整治办法—依法依规强化执法监管,商家要通过提升自身实力赢得消费者认可,平台要严格监管、坚决打击虚假流量、虚假评价、刷单欺诈等行为。
社会热点类考题在遴选面试中出现频率较高。旗粉可在本文基础上,完善相关对策,如电商平台优化信誉评价机制,引入消协、社会组织、广大用户等外部力量监督,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让“流量”回归真实和理性
《人民日报》(2021年7月27日)
在一些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上,人们常发现某些网红产品、网红商家获得的浏览量和点赞数,轻易就能达到百万千万量级,用户评价内容只有好评没有其他。殊不知,这些点赞和好评,很有可能是“刷”出来、“捧”起来的。(旗帜注释:首句开门见山,描述了网络平台上常见的“某些网红产品、商家的浏览量、点赞量超过百万千万,但没有实质性评价内容”的这种现象。紧接着话锋一转,指出了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刷量”“刷好评”。)
不久前,杭州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调查发现,杭州某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涉嫌组织他人刷好评牟利,有百余家网红餐厅存在花钱请“刷手”刷好评的现象。某家网络平台过去5个月处罚“刷好评”用户账号5万个,处罚“刷单”“刷评”商户1万余家,协同执法机关查处29个非法刷单网络黑灰产团伙。(旗帜注释:举例论证首段观点。选取杭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和某网络平台两个不同主体,从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和平台处罚两个角度,证明“刷量”“刷好评”乱象的大量存在。旗粉在写作中要学会引用事例、列举数字,增强文章说服力。)
网络点评和排名的初衷,是通过互联网用户消费后的真实反馈形成大数据的统计与展示,反映人气、实力和市场口碑等信息,以帮助消费者更便捷地作出判断和选择。然而在非法刷单团伙操纵下,“粉丝”可以有,“互动”可以买,“好评度”能够提升,“播放量”可以增长。从早先的人工刷量到现在的机器刷量,网络黑灰产团伙已经发展到足以影响商家生存、左右网络舆论的地步,严重损害了互联网用户权益以及平台利益,破坏了互联网生态和经济社会秩序,必须加以彻底整治和清理。(旗帜注释:本段透过前两段的现象分析问题和危害。首句论述了设置网络点评和排名的出发点和作用,接着论述了非法“刷量”“刷好评”的表现和危害,最终亮明观点,必须彻底整治和清理。拓展:网络黑灰产,指的是电信诈骗、钓鱼网站、木马病毒、黑客勒索等利用网络开展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稍有不同的是,“黑产”指的是直接触犯国家法律的网络犯罪,“灰产”则是游走在法律边缘,往往为“黑产”提供辅助的争议行为。)
目前,依法治理网络黑灰产业已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指出:“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不得通过人工方式或者技术手段实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以及虚假注册账号、非法交易账号、操纵用户账号等行为,破坏网络生态秩序。”自今年2月22日起施行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就“操纵利用多个平台账号,批量发布雷同低质信息内容,生成虚假流量数据,制造虚假舆论热点”等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依法依规强化执法监管,才能维护网络清朗空间,保障公众合法权益,呵护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旗帜注释:本段提出整治“刷量”“刷好评”乱象等网络黑灰产业的对策之一:依法依规强化执法监管。作者侧重引用法律法规原文,直观明了,体现了“有法可依”。)
对商家而言,快钱易赚却不可持续,刷单刷不出真实的口碑和美誉,还可能陷入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的泥淖。一个品牌想要口碑长红,必须通过自身实力来铸就美誉。根治刷单乱象,各大平台应切实担负起自身的责任。作为连接商家和消费者的信息渠道,平台有义务创造公平交易的营销环境。平台治理的难度随着用户使用量和内容生产量的提升而逐渐加大,但这并不是推卸责任、放松管理的理由。通过技术手段坚决打击虚假流量、虚假评价、刷单欺诈,平台才能真正建长青之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旗帜注释:本段从商家和平台两个方面,提出了根治“刷量”“刷好评”乱象的解决办法。打铁还需自身硬,商家要通过提升自身实力赢得消费者认可;平台要严格监管、坚决打击虚假流量、虚假评价、刷单欺诈等行为,创造公平交易的营销环境。旗粉可在本文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对策。如,电商平台应优化信誉评价机制,不再把好评、销量等作为排名的主要依据,而是把诚信度、资质等作为更重要的参考指标。还可通过外部力量监督,包括消协、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广大用户的监督举报,更全面地对刷单行为进行治理。)
海量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确保数据安全可靠、流量真实有效,才能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牵动着民生的冷暖。商家、平台理应成为美好生活的助力者、健康网络空间的建设者。流量和好评固然重要,但必须建立在取之有度、用之有道、尊法守法的基础上。依法治理、多方努力,持续整治网络黑灰产业,才能让网信事业和数字经济更好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旗帜注释:文章结尾谈确保互联网数据安全、流量真实的意义和影响,并对前文进行总结。旗帜认为,在遴选考试写作或面试中,意义部分也可放在前文论述,这样可以完整的形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让逻辑更严密,条理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