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语: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角。***同志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保护生态环境,政府有职责、企业有责任、公众有义务。对待环境我们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事不关己,而是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本文将以人民为中心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从思想、民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等多方面论述,最后提出把人民群众的感受作为检验工作成效和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文中金句颇多,适合作为大作文素材积累。

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2021年06月18日)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旗帜注释:“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著名论断,既是对文明变迁的历史反思,也是对当今世界的现实观照,体现出的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与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一脉相承。首段用总书记的论断展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成果和意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我国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根本在于***同志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同志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集中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旗帜注释:用***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整段,提出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要求党中央和各地区牢固树立理念,打好保卫战。)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生动体现。学习贯彻习同志生态文明思想,就要坚持环境与民生相互促进,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绿水青山,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旗帜注释:此段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的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生态环境在民生改善中的重要地位,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积极回应。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的十九大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系统安排,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们在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中健康幸福地生活。为此,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持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来谋划和推进,认真听取人民群众呼声愿望,聚焦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新向往新期待,用心用情用力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旗帜注释:战略部署不断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全面提升。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将污染防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本段提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处理生态与发展的关系。中国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群众路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的事业就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人民群众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受益者,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的不竭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使生态文明建设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旗帜注释:此段提出坚持群众路线,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公众参与。当前,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公众参与意识淡薄、认同度不够、机制建设不健全等问题。只有通过加强引导、强化公众主体意识、拓宽渠道、完善机制等方式,才能构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环境质量怎么样,老百姓的感受最直接。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感受作为检验工作成效和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要压实各方责任,坚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颗粒物污染防治、流域和区域水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等。坚决把自然资源保护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迈上新台阶。(旗帜注释:最后一段用人民群众的感受作为检验标准结束,详细列举优化产业结构、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颗粒物污染防治、流域和区域水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等,有详有略,布局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