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文章”
(旗帜注释:题目的“文章”与后文的写好“政策”篇/“产业”篇/“人才”篇/“文化”篇相呼应。)
《人民论坛网》(2021年04月18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适应形势任务变化,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旗帜注释:首段开门见山,对近日会议精神做了一个凝练概括,主要引出对下文相关具体措施的阐述,同时也体现了文章的理论依据。旗帜拓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近日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要适应形势任务变化,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成为了党新的奋斗目标,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让农民富起来,让乡村强起来,让乡愁留下来,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走向共同富裕。(旗帜注释:本段属于一个承上启下段,首先用总书记的话语来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注意,随后提出要巩固脱贫成果,就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最终达到“让农民富起来,让乡村强起来,让乡愁留下来”的目标,其中“三个起来”值得旗粉们借鉴用于大作文之中,语言很接地气。)
写好“政策”篇,筑牢返贫防线。“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脱贫攻坚虽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但是返贫诱因仍较多,扶贫政策来不得“断崖式降温”,必须留出政策接口和缓冲期,逐步实现帮扶常态化。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不摘”的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真正走上持续发展轨道。注重分类施策,对于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需把事前预防和事后帮扶结合起来,及时为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兜住民生底线;针对易地搬迁的,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加强职业培训,引导其提升学习、务工、经商等技能,同步提升安置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进行动态化监测,充分用好村干部、行业部门、科技手段“三股力量”,持续推进常态化摸排,利用大数据,建立“互联网+”监测系统,对发生大额医疗、大额教育支出等有返贫致贫风险的情况及时预警响应,采取有效帮扶措施。(旗帜注释:本段是第一个层面,即“政策”层面,小标题采取的是“做法+成效”写法。总体采用“总-分”结构,分别从四个层面介绍在政策层面应该如何去做,古语开头,接着进一步解释脱贫攻坚必须留出政策接口和缓冲期,逐步实现帮扶常态化,回扣分论点。接着指出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注重分类施策,不同帮扶对象进行政策区分,确保将帮扶效果达到最大化;进行动态化监测,充分利用现有力量,及时预警,有效帮扶。其中把事前预防和事后帮扶结合起来/提升学习、务工、经商等技能/利用大数据,建立“互联网+”监测系统/用好村干部、行业部门、科技手段“三股力量”/对发生大额医疗、大额教育支出等有返贫致贫风险的情况等措施都非常细致贴合实际,值得旗粉们背诵积累用于案例分析概括题中。)
写实“产业”篇,培育致富沃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培优做强乡村产业是远离贫困的长久之计。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格局,依托当地自然条件,发展特色种植业,致力于打造本地区的农产品品牌,提升产业价值。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推进农业与加工业、文化旅游业、康养服务业等高度融合发展,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贫困地区的交通、水电暖、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实现农村公共设施维护运管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全面提升地区营商环境,以环境的优化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旗帜注释:本段是第二个层面,即“产业”层面,小标题概括总结,引用总书记的话点出下文内容,紧接着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述,第一: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本土农产品品牌,提升产业价值;第二: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保障群众稳定增收;第三: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三个产业方面的对策值得旗粉们背诵。)
写活“人才”篇,涵养源头活水。人才蔚起百业兴,做好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必须切实解决人才瓶颈问题。要筑牢支部底子,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立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双线要求,从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乡镇企业家等群体中精挑细选,组建一支有干劲、会干事、能带富的干部队伍。搭建人才发展平台,通过兴办生态农业园、农业科技示范区、农村电商产业园等,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吸纳一批懂技术、善经营、有资金的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增活力、添后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专家授课、参观学习等形式,重点对本土人才和返乡人员开展关于苗木栽培、蔬菜种植、电商物流等技能性培训,提升其对实用性技术的运用能力,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旗帜注释:本段是第三个层面,即“人才”层面,依然是小标题概括归纳,总述人才在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然后还是从三个方面分别给出对策,第一,筑牢支部底子,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第二,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增活力、添后劲;第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其中懂技术、善经营、有资金/专家授课、参观学习/苗木栽培、蔬菜种植、电商物流/智力支持等值得积累。)
写妙“文化”篇,提振精神风貌。“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文化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提供丰富精神食粮方面发挥着直接而重要的功能。要充分发挥文化在脱贫致富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歌舞、戏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讴歌脱贫过程取得的丰硕成果,引导广大群众珍惜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效,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践行“知识改变命运”宗旨,充分发挥教育在解决贫困问题上的长期性关键作用,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更高质量教育,使得掌握一门学问、一门技术成为常态,通过长期稳定就业,彻底斩断穷根。扎实推进移风易俗,通过评选出老百姓身边的道德模范、行业标兵等先进典型,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引导,弘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不断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旗帜注释:本段是第四个层面,即“文化”层面,依然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阐释,开头金句,随后提出,要发挥文化在脱贫致富中的引领作用,要发挥教育在解决贫困问题上的长期性关键作用;要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发挥模范榜样的引领作用。其中“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值得积累。本文是从“政策——产业——人才——文化”这个线索入手,笔者认为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有相似的地方,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旗粉可在平时多注重积累。)
旗语:“要完善东西部结对帮扶关系,拓展帮扶领域,健全帮扶机制,优化帮扶方式,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总书记在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成为了党新的奋斗目标。本文采用“总分”结构,从“政策”“产业”“人才”“文化”分别给出对策,对策细致,具有可操作可执行,旗粉们可积累用于案例分析之中。
文章的亮点在于小标题对仗工整(写好“政策”篇,筑牢返贫防线;写实“产业”篇,培育致富沃土;写活“人才”篇,涵养源头活水;写妙“文化”篇,提振精神风貌),十分亮眼有文采。但不足之处在于每段结构类似,容易审美疲劳,且没有结尾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