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信用信息筑牢安全堤坝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1 年 02 月 19 日)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征信体系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 险、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营商环境、增强社会诚信意识等方面, 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例,相关数据显示, 截至 2020 年 12 月底,征信系统已收录 11 亿自然人、数千万户 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息,规模位居世界前列。随着我国征信业进 入快速发展的数字征信时代,征信新业态不断涌现,信息主体权 益保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也时常发生。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公 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对信用信息的采 集、加工、对外提供等各环节加强监管,正是为了保护信息主体 合法权益、增加征信有效供给,推动征信业高质量发展。(旗帜 解析:首段指出了征信体系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征 信系统的规模及问题,最后话锋一转,提到了新出台的《征信业 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表明本文是对该办法的剖析解读。 早在 2013 年 1 月 21 日,国务院曾出台过《征信业管理条例》, 条例主体部分中,第二章为征信机构,第三章为征信业务规则; 2014 年 1 月 14 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征信机构管理办法》, 时隔七年,再次出台重磅规定《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这标志着 为了应对数字征信时代的新挑战,人行正理清信用信息、征信业 务及金融科技创新的边界,强化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并对近期监 管执法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
应当看到,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 涌现,征信业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 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许多涉及信用信息的数据更容易被采集和加 工,增加征信有效供给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一些新业态新模式 缺乏明确的征信业务规则,哪些信息属于信用信息、如何定义征 信业务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厘清。对此,征求意见稿明确,个人和 企业的支付、消费、生产经营等信息属于信用信息,利用信用信 息对个人或企业作出的画像、评价等业务界定为征信业务,在监 管的范围之内。为征信业建章立制,必将有利于加快建设适应数 字经济时代的现代征信体系,推动征信业持续健康发展。(旗帜 解析:本段指出了征信业的新挑战新业态,并结合新业态指出了 上述办法在面临新挑战时做出的应对。事实上,该办法做出的应 对不仅于此,总的来说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征信业务办理 办法适用机构的范围、明确征信业务范围、明确定义征信采集原 则、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数据使用划分明确、个人征信信息的保 存和修改、个人征信信息的公开免费查询、征信模型公开。)
在征信体系中,保护个人和企业等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极为 重要。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机构甚至个人,从商业利益出发, 随意收集、违法获取、过度使用、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的行为时有 发生。最近,有用户向媒体反映,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 就被一家外卖平台开通了贷款服务,还产生了逾期记录。用户的 信用信息被平台掌握又被不当利用的现象,值得警惕。这说明, 征信业存在无授权采集、“一次授权、无穷采集、无限使用”、 加工处理过程不透明等问题。今天,对信用信息安全、个人信息 安全的保护,依然需要加大力度、久久为功。(旗帜解析:本段 对前文的内容进行了递进,指出了征信业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便 是保护个人和企业等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这也是征信业内的普 遍认知。本段详细描述了这些关键问题的典型表现,并用“一次 授权、无穷采集、无限使用”等精炼语句进行了归纳,对于此类 负面现象,考生可熟读知晓。)
有效保障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应被视为征信业的底线。事 实证明,一旦个人、企业等信息主体的知情权、同意权等无法得 到保障,相关信用信息就存在被泄露或滥用的风险。正因此,征 求意见稿要求,征信机构采集信用信息遵循“最少、必要”原则, 不得过度采集。同时还规定,采集个人信息,应当告知采集的目 的、信息来源和信息范围等。把相关措施落实落细,更好保障信 息主体合法权益,筑牢信用信息安全的堤坝,才能实现信用信息 合规、合理的良性流动。(旗帜解析:本段又是对上一段的递进, 指出针对“保护个人和企业等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这一关键问 题,此次出台的办法用“最少、必要”原则对相关事项进行了规 范。从操作上看,这些规定直指某些打个人征信业务“擦边球” 的机构和 APP,,从立法上看,这些规定也是对民法典、网络安 全法等现行法律法规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内容,以及与个人信息 保护法(草案)的衔接。)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 体对于信用信息采集和使用的需求越来越多。随着规则的逐步健 全完善,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征信业必将顺应当前数字经济时 代的趋势,走上更为规范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为促进实体经济 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旗帜解析:末段金句开头,对征信业的发 展进行了展望,也表明了征信业规范化的迫切性。人行的征信系 统建设运行报告指出,未来要加快推进征信系统二代建设、探索 采集更加广泛的信贷信息、夯实采集反映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的 长效机制、全面深化为授信业务服务、强化征信系统为宏观经济 管理服务,我国征信业的发展前景可期。)
旗语::“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信用是市 场经济的基石。近年来,加快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已成为社会共识。社会信用体系也称国家信用管理体 系或国家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其中,征信体系与个人和企业密切相关,也是社会信 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为递进式结构,与 总分式结构相比,并非一篇适合遴选备考借鉴的典型 文章,但是专业性极强,对于考生了解社会信用体系 的现状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致力于遴选中国人 民银行的考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按照递进的逻 辑展开论述,先是介绍我国征信体系发展现状,接着 指出问题,最后落脚到维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是 对《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