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 《人民日报》(2021 年 02 月 19 日 第 07 版)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 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 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做好“十四五”和更长时期科技创新工作, 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各类创新人才施展 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以科技人才的自立自强推动实现科技 自立自强。(旗帜解析:首段金句开头,前半段以十九届五中全 会相关指示精神引出科技自立自强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后半 段进一步聚焦到以做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 来。为下文从“三新三重要”三个方面具体论述做好科技人才队 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埋下伏笔。)
进入新发展阶段,科技人才是把握发展机遇、实现既定目标 的重要依托。当前,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依靠创新驱动的内 涵型增长贡献日益凸显,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 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也要看到,我国科技人才在自 主创新、原始创新方面能力仍然较弱,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 不足,难以有效满足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转型升级 要求。围绕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使用、管理体 制机制,可以说迫在眉睫。科技人才队伍也应瞄准科技领域存在 的薄弱环节,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实现技术突破,摆脱 在关键领域受制于人的困境。(旗帜解析:此段论述科技人才队 伍建设是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托。前半段阐述创新驱动转变需要 以科技人才为支撑的科学技术解决方案,后半段先点明我国科技 人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做好相关工作的紧迫性,最后一句点 明工作重心。)
贯彻新发展理念,科技人才是催生新动能的重要支撑。确保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必须完整、准确、全 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 各领域。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一个侧重点在于以科技 创新催生效率革命和动能转换,培育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目前来 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仍存在诸多堵点、难点,科技创新活跃度 不高,面向世界市场的产业竞争力提升困难。坚持和推进科技人 才自立自强,就是要充分激发和释放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确 保科技创新自主、安全、可控,掌握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的主 动权,确保科技创新向着更优质量、更高效率、更强动力进发。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只有更加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才能形成全面覆盖、重点突出、支撑有力的现代科技创新体系,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旗帜解析:此 段论述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支撑。首先论 述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点明其侧重点在于新业态新模式的 培育,简要论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进一步阐述如何释放科 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以科技创新推动国家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科技人才是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 际双循环的重要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深度参 与,实现科技人才自立自强,有助于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质量 强国、网络强国、数字强国等提供强有力智力支持,为深化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提供创新保障。从促进国内国 际双循环看,实现科技人才自立自强,有利于新形势下打造我国 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尤其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 自立自强的科技人才可以在实现自主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更加自 信、主动参与到国际科技合作当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旗帜解析:此段论述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重点阐述科技创新在四个“强国” 打造、深化供给侧改革和扩大内需、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构建 人民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的 需求更为迫切。加强科技人才建设,是促进科技自立自强、攀登 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必能 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旗帜解析: 结尾段呼应首段,再次重申做好科技人才建设对于推动高质量发 展,助力“十四五”时期新发展阶段国家建设开好局起好步的重 要意义。要坚持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加快国家发展的一项重 大任务,加快走出一条人才强、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 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旗语::“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人才是富国之 本、兴邦大计。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 跃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 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在此背景下,人才已是 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决定性战略资源。 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 才队伍建设,对我国人才事业和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 重要指示,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 本文主要论述新发展阶段做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 作,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意义。文章按照“总- 分-总”的论述逻辑线展开论述,段落布局方面,全 文共三个部分,首段点明背景,中间部分从三个方面 分三段展开具体论述,末段重申文章主题。行文思路 值得借鉴,经典表述可积累应用于政论文/策论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