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4日山西省省直机关公务员遴选考试真题
第一题:写作题
材料1: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重视生态建设。2016年,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让山青水秀。
材料2
L市地处S省中部,是全国14个连片贫困地区之ー,有10个县自然条件恶劣。“针对我们市生态环境和贫困状况不相匹配的情况,我们提出了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经済”L市委李书记说。2017年L市出台了《关于推进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促进生态扶贫的意见》,鼓励贫困户成立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L市己组建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1008个,吸纳贫困社员1.8万人。今年有867个合作社承揽造林工程已完成造林任务74.67万亩,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材料3:
L市B县针对自己山多宜林,贫困人口多的特点,创新发展思路,将生态治理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积极鼓励困户组 建造林专业合作社,通过购买式和合作式等多种造林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社会増绿的新路子。
马兰柱是B县界C乡会里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乡政府的帮扶下,加入了会里村成立的“林得财”造林合作社,成了一名专业种树社员。
老马告诉记者:“今年签了3000亩,加去年的1000亩,总共4000亩。人工投入每亩420元,三年后,国家验收购。每亩550元,我们能赚90多万,每家就能分2万多元。”
同村的张迎老人接过话着说,现在使一个月种的工是3000多块钱。以前土里刨食,一年入也就这么多。
B县是L市山生态脆弱区重点建设县,全具4万多黄困人ロ,劳动力富足。2013年开始探索购买式造林管理办法,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政策措施。具体做法是,政府制定造林规划和标准并提供相关服务,农民自主造林,验收合格后,政府购买或者市场交易变现,造林者获得了经济效益,社会获得生态效益,“过去造林协调土地难、实施项目难,现在老百姓自主加入合作社,自主购买苗木裁植管护,由林业部门验收回购林地,群众收益不错,积极性很高。"D镇党委书记尹元生对购买式造林赞不绝口。
今年,B县通过购买式造林和合作式造林将完成9万亩造林任务,今后还将以每年不低于5万亩的速度加快荒山造林治理任务。到“十三五”末完成30万亩的造林绿化任务,1600多户贫因家庭将通过生态扶贫实现稳定脱贫。
材料4:
L市C县共有15万人,其中农业人ロ10.4万人,全县自2003年开始发展核桃种植业,为发展核桃特色产业,让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脱英致富的重要助推器,C先后组织技术人员赴外地进行学习,引进新的核桃种植品种,核桃产业规模不哥壮大。截至目前,当地核桃种植面积已达59.5万亩,核桃树1100多万株,盛产期面积有15万宙,核桃产业已覆盖了全21个乡镇的339村,受益农户约4.15万户,占全县农户的94.56%。
材料5:
据了解,L市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任务占到了S省的近60%。新一轮退拼还林还草工作既是改普生态的一次重要机遇,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途径。白文镇李家湾村是し市生态扶英试点村,全村118户国户全部参与了4000亩退耕还林和荒山绿化,仅1400亩退耕还林地就让全村困户人均获得补助款660元,参与合作社造林绿化的贫困劳力人均劳务收入达7000元,同时利用生态护管新造林地资金3.2万元,解聘原有护林员,让村里的7名国劳力担任护林员,每人每年管护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
问题:假如你是L市的政府的工作人员,请写一篇关于生态扶的新闻稿。要求角度定位准确,条理清浙,格式正确,500字左右。(25分)
第二题:公文写作
材料1: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一系列具体部署。十八大明确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主产业”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提高文化产业規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材料2: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草握全市基层文化中心建设情况,近期,F市文化局赴A区産花街道就前期文化中心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莲花街道文化中心占地3000平米,周边有4万居民,40个写字機,4万白领,有学校、居民区。因为地段好,经常有开会培训的,所以每次收费4000元。
莲花街道办主任介绍:中心全部托管经费有限,为了增加收入,有些规定执行起来会“变味”,把一些美容、英甲店等与文体不相关的产业引过来,打擦边球。后来为改变这种现状,就选择部分托管,项目建设运行交由专业公司进行托管,后勤保障,环境卫生等交由专业的物业公司负责。
文化中心主任说,目前中心资金缺ロ十分严重。原由街道财政收入有限,街道无力承担所有经。文化中心老师经费由中心承担,但举办的各种活动培训斑都是不收费的,仅仅依靠物业费,场地租赁无法满足所有开支。中心对本街道的居民免费开放,但一些不是本街道的居民,因为离得近,也来参加文化中心活动,并且不交费:存在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一些人学习完了“不毕业”,长期在文化中心聊天。每年资金缺口70万左右。因为经费紧张,一些年轻的教师己经离职,寻找新的工作,老教师目前有16人,新教师仅有3名,演出团以还要25人,一些演出服,演出设施已经破掲,无法满足演出要求。外出演出,为争取好的名次,常常引进一些专业演出团队,占用演出场地排练,花费不菲的费用。
市文化局局长说,全市群体文化活动和专业文化演出对比,对专业队伍的支持力度比较大,群众文化的队伍支持较小,偏差很大。
问题:假如你是F市文化局工作人员,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调研报告。要求:内容概括全面,描施切实可行。800字左右(35分)
第三题:大作文
材料: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务公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改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对于不合格的政府网站,要求限期整改,并问责约谈相关负责人;开办互动栏目的收到网民意见建议后,对其中有价值、有意义的应在7个工作日内反惯处理意见。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堅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要求“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加强互联网改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当前,一些政府的信息公开网络公开平台缺乏日常维护,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有名无实,无法真正为公民提供信息公开服务,也造成设备闲置,资源浪费,还出现了所调“個尸网站”。“当前改府网站已经逐步成为公众了解政府、理解政府、认同政府、支持政府的重要窗口。一些地方只是单纯地追求改府网站的规模和数量,网站的形式意义远远大于其实质内容。政府网站中开心扉的面对面信息交流目前仍是少数。有关教说。既然有网站,为什么平时不更新、维护好?记者采访中有群众反映,政府网站子栏目很多,站内信息搜素功能非常更要。但接数量少、搜素功能不稳定、难以精准满足用户需求等问题,阻碍了很多人从政府网站上获取有效信息。打开某个政府网站,却发现内容是好几年前的;点开“便民服务”等栏目,不是显示“内容正在建设”,就是“无法打开该页面”。
过去县(区)直部门、多镇、街道政府的人手、资金有限,网站建成后,后续信息的更新、维护往往跟不上。网站管理没有专人维护,都是兼职人员”某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说。一位县区的某工作人员说:我们上报得很及时,但是上级部门却更新不及时。在市级层面,也有部分单位更新缓慢,间歌性“冬眠”。
信息化是现代政府的一个重要特征,甚至说是必备标配。及时发布信息、为群众提供好公共服务都是现代改府应有的理念。很多政府机构纷纷开设微博、微信公号、网站,至开发专门的APP软件,为更好的服务群众探素路径,而为数不少的“個尸”网站却无动于衷,这背后反映了一些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不作为状态。
问题:根据材料,对针对“僵尸网站”同题,自叔题目写一篇论文,要求:1、论点明确、逻辑清晰;2、结合实际,措施得当;3、1000字左右。(40分)